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系统储能安全评论正文

储能在能源安全中的作用

2016-09-13 09:51来源:中国新能源网关键词:储能能源安全储能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讨论与建议

4.1从更高的系统层次讨论储能技术

储能技术只是电力系统调节的诸多可选方案之一,最终的选择需要权衡利弊、系统比较。与储能类似功能的方案还包括:①按照电力需求的变化,改变发电机组出力、缩减新能源发电量等电力供给侧调节方案;②按照电力供应的变化,调节电力需求、增加新负荷等电力需求侧调节方案,而储能技术则兼具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双重作用。每种方案对应的成本和收益不同,甚至对同一种方案,在不同情景下所呈现的利弊效果也可能不同。因此,在新能源电力不断增加的电力系统中,选择何种方案将对应一个“系统总成本最小”的数学优化问题。

储能设备的配置需要在更高的系统层次进行集成考虑,而不应局限在某一特定的单元模块。对于某一发电单元,其所发电力可能呈现不稳定的时变曲线,尽管储能技术可平滑该单元的功率输出,但在更高的系统范围内,有可能出现单元A匹配的储能设备在放电的同时,单元B匹配的储能设备正在充电,这意味着设备冗余、成本增加、效率损失。

从系统层次来讲,多个不稳定单元的叠加集成有可能对应着一个相对平滑的输出或负荷曲线,这会减少整个系统层次的储能需求,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

未来的电力系统将集成包括储能在内的多种系统调节技术,而其中的每个储能设备都将是一个共有资源,服务于整体电力系统,并非系统中的某特定单元。

4.2对我国发展储能产业的建议

电力安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储能是保证电力安全、低碳、高效供给的重要技术,是支撑新能源电力大规模发展的重要技术,也是未来智能电网框架内的关键支撑技术。对我国发展储能产业提出以下建议:

①从宏观战略层面制定储能发展规划。发展储能产业,需要国家宏观层面的支撑,从顶层设计阶段就纳入总体发展规划,并且和与之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规划相匹配,如新能源和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等,以形成统一步伐向前推进。

②出台利于储能技术产业化的激励政策与机制(如峰谷电价、投资补贴、税收抵扣等),引导社会资金向储能产业倾斜,使得储能项目投资能够获得回报。我国目前只有少数地区制定了分时电价,缺少国家层面的峰谷电价政策。在当前的储能技术水平与发展规模下,现阶段的储能项目难以实现经济回报。政府可借鉴欧、美、日等国,制定我国的国家峰谷电价政策和储能相关的投资与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电力企业积极应用储能技术。

③发布储能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储能装置的回收管理机制。政府应规范和出台电网企业对新能源电力接收的技术标准和大容量储能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监测管理标准,解决新能源发电和电网管理之间的矛盾,推动电力企业主动采用储能技术。同时,为避免储能装置的二次污染并实现储能系统的循环梯级利用,应配套建立储能装置的回收管理机制。

④加强储能技术研发与示范。我国储能技术发展落后于应用需求,政府应加强对储能技术研发与示范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原始创新,探索开发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储能技术与产业化路径。一是支持储能技术基础研究,及时提出并解决问题,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进行科技储备;二是在基础研究之上,开展不同类型的示范项目,鼓励多元技术路线,通过实践检验筛选有前景的储能技术。政府应加大对关键原材料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核心关键膜材料的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实现低成本国产化膜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⑤建立储能产业链,降低成本。扩大储能和相关配套技术的产业规模,发挥规模效应并实现材料与设备的本土化,提高储能应用的经济竞争力。

⑥探索优化商业运营模式,加快储能技术的市场化步伐。储能可为未来的能源系统带来诸多好处,这已逐步得到认可,然而储能所伴随的成本与收益如何在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和流动,尚需进一步讨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参考目前仓储业的商业运营模式,分析评估其在储能商业进程中的可借鉴程度。

原标题:储能在能源安全中的作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能源安全查看更多>储能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