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技术综合政策正文

浙江磐安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紧跟储能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等领域 申报实施省市重点研发项目

2022-01-18 09:05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关键词:储能技术燃料电池氢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7日,磐安县人民政府发布磐安县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规划中提出紧跟省市专用芯片、人工智能与融合应用、区块链、新一代网络通信与时空技术、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氢能燃料电池储能技术、新型柔性与磁性材料等前沿高端领域,申报实施省市重点研发项目,每年科技成果登记15项以上。

原文如下:

磐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磐安县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

现将《磐安县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磐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7月6日

磐安县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浙江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全面推进期,更是磐安秉持新发展理念,打造“两山”实践样板地的重要攻坚期。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磐安应对竞争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对于巩固磐安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为全省建设“重要窗口”提供更多磐安担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县“1+3+3”主导产业发展体系逐步建立,科创主体扩量提质、科技合作不断深入、科创平台持续增多、科创投入持续增长、科技赋能加速提升。在2019全省科技“创新指数”排名中,我县排第66位,在26县中排第12位,在金华9县市区中排第5位。“十三五”规划的8项预期指标,除1项指标外,其它7项均已超额完成或预计能够完成。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围绕中医药、塑料制品、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科技惠民等重点领域,积极培育各类创新主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1家,比2015年增长127.8%;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41家,比2015年增长131.1%;省级企业重点研究院实现零突破;省级企业研究院达到5家,比2015年增长150%;省市级企业研发中心达到45家,比2015年增长95.7%;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71件,较2015年增长11.2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23亿元,较2015年增长143.6%,全县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科创平台加速建设。一是创新服务综合体培育。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被列入省级创建名单,建成全国首个中药材及饮片加工“共享车间”,2020年度绩效评价全省优秀;塑料制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被列入市级创建名单;中药材特色农业科技园区被列入省级创建名单。二是星创天地培育。成功创建国家级高山台地食用菌星创天地和省级林下食用菌星创天地,帮助农民无本创业,培育创业主体53个。三是众创空间培育。金磐数字经济园和比特数字经济产业园被认定为市级科技孵化器,金磐园创工场创业孵化园被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年在孵企业100余家。四是科技中介培育。完成县技术市场省级试点,县科技大市场获评省“十大”优秀市场。

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实施科技攻关项目170项,完成“用于连续纤维增强的聚醚醚酮超细粉制备”等省市县重点项目,研发的粒径10微米以下的聚醚酮树脂超细粉,填补了国内空白;率先在国内掌握了出口鲜香菇长远运输保鲜关键技术,香菇保鲜期从25天延长到32天,成品率从50%提高到95%;选育出通过国家实质审查的植物新品种“磐大榧”“磐月榧”“玉山果榧”3个;解决了农业主导产业—茭白品种退化问题,高纯度种苗繁殖系数从传统3.3提高到13.1,平均单价较老品种提高25%;技术市场成交额2.1亿元,较2015年增长7.7倍。

科技合作扎实开展。积极融入G60科创走廊,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合作,深入推进招院引所,弥补科研机构和人才短板,累计与67家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18家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科研院所磐安分院分所4家;选派省市科技特派员44人次,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38个,建立科技特派员基地42个,引进新品种18个,转化新技术42项,连续被评为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并受到国家科技部通报表彰;成功举办2020年金华市“揭榜挂帅•全球引才”磐安专场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专场活动,征发布各类技术难题榜单67项,榜额近3亿元,吸引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揭榜攻关。

政策保障扎实有力。“十三五”期间,先后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磐政〔2016〕112号)、《磐安县县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磐科〔2016〕25号)、《磐安县人才创新券实施细则》(磐科〔2018〕22号)、《磐安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磐科〔2018〕23号)、《关于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磐政〔2019〕88号)、《院校磐安技术转移中心(研究院)考核办法(试行)》(磐科〔2019〕22号)等政策文件,加大科技财政投入,规范科技项目管理。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奖励各类科技型企业,安排500万元资金奖励企业研发投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县科技创新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加倍努力,迎头赶上。

一是科技龙头企业实力不强。4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年产值亿元以下的有23家,占56.1%;1—5亿元的有14家,占34.1%;5亿元以上的只有4家,仅占9.8%。

二是全社会研发投入不足。2019年我县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仅为1.8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83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03个百分点。2020年底,全县128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投入的仅61家,占比47.7%,低于全市12个百分点;10家特(一)级建筑企业中,有研发投入申报的仅1家;12家规上服务业企业都没有研发投入申报。

三是传统产业科创后劲不足。传统的塑料软管、五金、建筑业、服务业企业占比很高,产业特性决定了创新性不强,导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可培育空间明显受限。

四是科技人才招留难。受城市层级、地理交通、就业取向、功能配套、政策激励等因素影响,磐安籍人才不愿回磐安就业现象突出,外地人才引进难,留住用好更难。

五是产学研契合度还不够。已引进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的分院分所主要聚焦在农业领域,第二产业较少,与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县GDP近40%的比例不相协调。部分引进院校的资源优势没有有效发挥,落地的科技成果较少;许多引进的院校专家基本上以短暂的指导为主,很少真正沉下来和企业一起科研攻关;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合作也是松散型为主,缺乏长期、深度战略合作。

六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没有列入对园区、乡镇(街道)的考核,合力兴科氛围没有有效形成。现有科技政策正向奖励标准低于全市,反向制约力度也不够,对企业引导作用有待提升。县级科技部门编制少,工作力量更小;乡镇(街道)、园区科技队伍业务不够熟悉,影响作用发挥。

二、机遇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复杂变化,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难得发展机遇,正视挑战,化危为机是“十四五”时期磐安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重大机遇

1.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战略重心。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加快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重心。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无不千方百计推进科技创新。从全球科技发展态势来看,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正在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在数字经济时代下,顺势而为,进行科技创新与变革,提升区域科创竞争力是磐安“十四五”时期产业发展新动能培育的重中之重。

2.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四五”时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必须始终坚持抓创新、谋发展,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目标,走出创新发展新路径,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3.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加快推进。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沪苏浙皖四地共同签署了《深化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战略协议》,将进一步加强“十四五”时期长三角科技创新战略协同、成果对接、资源共享、生态共建等方面合作,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的示范模板。磐安应抓住加快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加强与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高地的紧密联系,实现借力发展。

4.浙江加快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2020年6月,省委出台了《关于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等文件,提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超常规举措打造人才引领优势、创新策源优势、产业创新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提出要全面实施科技新政,加快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让创新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特色领域创新具有全球影响力、区域创新体系有力支撑现代化建设的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5.金华成为G60科创走廊重要组成。金华已作为正式代表纳入G60科创走廊。G60科创走廊以交通网络为基础,打破行政区划,推动科创要素自由流动、自由组合,共建共享区域创新体系。金华的成功纳入将为磐安带来源源不断的科技资源。同时,市委市政府已经作出建设浙中科创大走廊的决策部署,必将集聚更多的科技资源。磐安应抓住这一机遇,发挥产业优势,以科创走廊为纽带,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途径,将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技术和地方产业相结合,推动科技赋能、产业创新。

6.磐安进入创新驱动主导发展时期。“十四五”时期磐安将迈入高铁时代,迎来大发展、大跨越的战略机遇期,是磐安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提升GEP向GDP转化成效,培育与释放发展新动能,全力打造“两山”实践样板地、康养旅居大花园、生态富民标杆区的攻坚期、关键期,这些目标任务的实现都需要立足于创新驱动主导与引领。

(二)面临挑战

从“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学创新的要求来看,我县在科技创新要素保障与支撑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资源汇聚、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1.关键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科技创新有较高的准入门槛,需要高技术、高人才、高资金等要素作为保障。作为省内加快发展县,磐安县域经济总量总体还比较小,对科创长期、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难度较大,科技创新指标总量比较靠后。现有企业总体上规模较小,基础条件较差,高科技企业不多,整体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较弱,科技创新总体实力提升难度较大,关键原始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2.科创资源汇聚能力有待提升。科创资源由于其本身的稀缺性、高附加值性,使得各地都争抢最新的科技成果、最优的科技资源。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和资本积累等的影响,磐安县在创新资源尤其是高端人才的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网络体系的逐渐完善,上海、杭州大都市区对磐安县的“虹吸效应”进一步显现。如何引进并留住资源,使其转换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是磐安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3.产学研金紧密融合有待提升。随着全球创新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商业模式融合更加紧密,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现代科技创新竞争要求实现产学研金的深度融合。但磐安的产学研金用脱节现象明显,财政金融对产学研融合支持力度不够,企业过于注重短期效应,虽然有多层面的引进,但缺乏长期、深度的战略合作。

4.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待提升。在推进科技创新、优化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及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政策的系统性设计不足,多重视“点”上突破,对“线”和“面”的突破重视不足;系统全面的创新创业体系不够健全,尤其是科技服务体系还比较薄弱,影响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对于高中端科技人才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机制尚不完善,“引进来”与“产出来”存在一定的矛盾。

三、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首位战略的重大机遇,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突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绿色高质量发展,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为第一要务,大力推进科创平台建设、科技企业培育、人才科创高地培育、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全县实施“两富”战略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磐安建设“重要窗口”提供更多科创担当。

(一)围绕一个中心

以全面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中心,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县实施“两富”战略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磐安建设“重要窗口”提供更多科创担当。

(二)突出两大导向

一是需求导向。紧紧围绕磐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突出需求导向,有所为有所不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是问题导向。聚焦磐安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针对科技创新中的突出问题和科创能力提升中的薄弱环节加快补齐短板、锻造长板。

(三)坚持四个结合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促进作用,主动担当创新发展的规划、引领和推动职责,重视财政投入的乘数效应,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又要坚持市场导向,鼓励企业积极发挥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着力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

二是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既要集中科技创新力量对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进行集中攻关,又要立足全局和长远,加强对创新发展的宏观统筹和整体设计,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全面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既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又要加强与国内外的开放合作,鼓励联合研发与创新,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引导和促进各类人才、资金、信息、企业等创新要素的汇聚,提高创新资源利用和运行效率,切实提高创新资源利用和运行效率。

四是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既要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又要努力突破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增强创新发展的体制活力,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四)实现六大目标

1.科创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到2025年末,力争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8%,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2.5 %;全县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速保持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60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40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零的突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件。

2.科创平台建设跃上新台阶。推进国家级、省级以上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国家级玉山台地食用菌星创天地和省级林下食用菌星创天地全面建成,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争创省级标杆。金磐数字经济园、金磐脉链数字经济园、青创园、金磐园创工场创业孵化园争创省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十四五”期间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等科创平台20家以上。

3.科创生态系统实现新优化。到2025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具有磐安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完善,创新投入不断加大,创新资源有效集聚,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绩效大幅提升,与县域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创新生态系统更加优化。

4.产学研金融合取得新突破。到2025年,产学研用金实现深度融合、精准融合,企业的产学研融合主体地位得到强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高端专家人才积极主动参与磐安科技创新活动,本地科研机构的协调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中介的服务、评估、经纪、咨询职能得到全面优化,财政资金对产学研金深度融合的导向作用更加凸显。

5.科创主体培育取得新进展。以企业为主力军的科创主体数量与质量培育取得新进展,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全面推进,培育全省创新型领军企业2家以上,每年净增中医药健康、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塑料产业等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每年净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

6.科技成果转化达到新高度。到2025年,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联合体制度更加完善,实施科研攻关项目5项以上;积极申报实施省市重点研发项目,每年科技成果登记15项以上;围绕全面提升全县科技创新水平,年下达县级科技计划项目30项以上;“磐安创造”推进“磐安制造”有效实施,每年实现专利产业化项目15项以上。

四、主要任务

正视挑战,抢抓机遇,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全面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全县“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推进经济社会全领域创新

1.完善创新创业体系。聚焦磐安经济社会发展未来需求,进一步树立创新是驱动发展根本动力的基本理念,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校以及社会群体积极参与的创新创业体系,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有机衔接,推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创新空间建设,推进技术创新需求与供给实时对接,推进磐安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2.培育创新创业主体。深刻把握创业者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打造由高端创业投资家和科技中介人领衔的创业服务团队,大力支持大学生等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等群体来磐安创新创业,不断增强磐安创新创业源动力。加强牛羚企业、瞪羚企业培育,对新设立或新认定的省市级研发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及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给予重点奖励。

3.打造创新型产业体系。围绕“1+3+3”产业发展重点,积极推进创新型产业新体系建设。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积极推进“旅游+”产业融合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打造长三角知名旅游目的地。以“健康中国”为引领,加快中医药领域关键产品和技术研发,推动中医药、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中医药健康产业向高科技化、高集聚化、高统筹化方向发展,打造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健康创新型产业集群。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转型,围绕电子信息制造、软件信息开发、电子商务以及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大产业创新与培育力度,打造新一代数字经济产业集群。高规格打造高科技摄影棚,加强与文化创意设计机构合作,引进扶持一批有想法、有能力的影视创业者;推动竹木草制品、圣诞礼品、藤艺产品在造型、色彩、功能等全方位创新,实现普通制品向工艺礼品转变,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主动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推进塑料制品、五金机械、建筑业等传统产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创建为载体,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创新推进“农业+旅游+文化创意”,建设一批农旅融合、文旅互动、接二连三的休闲农业观光园、田园综合体。

4.推进社会领域科技创新。牢牢把握信息化带来的新机遇,充分运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网络化、平台化、远程化等信息化方式提高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均等化水平,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社会信息服务体系。通过CIM和GIS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显著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创新发展教育、就业、社保、卫生、养老。在市场监管、环境监管、信用服务、应急保障、治安防控、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抗震救灾等社会治理领域,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和完善相关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全面设防、一体运作、精确定位、有效管控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政企合作,促进公共服务领域数据的集中和共享,完善群众诉求表达的网络平台,更好掌握社情民意,构建阳光政府、透明政府。

(二)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1.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突出鹏孚隆、春光橡塑、威邦机电、罗奇泰克、一方制药等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支持企业加大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发力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牵头组织实施省、市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承担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验检测认证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研发中心建设任务。引导龙头企业营造创业生态圈,通过生产、技术、服务外包,带动外围配套企业创新发展。

2.积极推进瞪羚企业培育。积极实施瞪羚企业培育计划,建立瞪羚企业筛选体系,利用省市县各级相关专项资金,为瞪羚企业发展提供多方位支持。鼓励和支持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为瞪羚企业提供标准化、通用型、可自我调整适应市场变化的物理空间,以及专业化和个性化的研发支撑、融资支持、市场拓展等加速服务,推动瞪羚企业快速成长。

3.培育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发展道路,鼓励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各类创新活动。围绕产业发展构建“金字塔”型创新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合理的梯级晋升机制,调动企业创新主体积极性,培育自主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群,增强经济增长支撑力。

4.提升企业集成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围绕生产发展需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建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合作开展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联合申报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鼓励中医药、塑料制品等特色产业建立健全产业联盟或协会,集聚产业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技术研发、生产加工、营销、物流、金融等重点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解决共性技术难题。

(三)高水平建设科创人才队伍

1.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端创新人才。聚焦“1+3+3”产业体系建设,深化“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活动,大力推进需求端、服务端、供给端“三端”协同发力,汇聚重点领域全球科创人才。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咨询、课题攻关、知识产权入股以及深化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建设等方式,引进一批学历高、专业精、技术先进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和创新科技人才。

2.持续壮大本地科创人才队伍。高度重视本地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主力军作用,不断壮大本地科创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创新支持方式,深入实施“青鸟聚磐”计划、“家燕归巢”活动,吸引磐安籍科创人才回归就业创业。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采取脱产进修、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升培养壮大扎根磐安的本地科创人才队伍。

3.加快青年科创人才梯队建设。对接实施“浙商青蓝接力工程”和新生代企业家“双传承”计划,完善科创人才梯队建设。大力实施青年英才集聚行动,打造青年创新创业活力县。积极构筑科创人才“蓄水池”,大力实施国内外优秀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磐安行”行动,推动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到磐安建设实习基地、见习基地,把磐安打造成为国内青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的重要科创实践基地。

4.创新科创人才共享队伍建设。深化科创人才区域合作,充分利用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的创新辐射带动效应,在相关城市优化布局“人才飞地”,共享先进地区的高端科创人才,积极构建以科创人才为核心的“产业协同链、科技创新链、人才共享链”一体化协作体系,有效打破人才的区位限制,打造科创人才共享队伍,创新发挥“异地孵化、异地引才”功效,为磐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科创助力。

(四)深化改革激发科创新活力

1.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效释放科技队伍巨大创新潜能。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深化政府组织推动、产业链协同、龙头企业牵引和市场化运行的科创体系建设。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适应颠覆性创新的研发组织模式。深化科研放权赋能改革,压实科研单位主体责任;改革科研成果管理制度,创新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

2.优化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打造高层次人才来磐安创新创业“绿色通道”,建立和完善住房、医疗、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多渠道建设各类人才专用房。支持户口不迁、关系不转的在磐创新创业人才同等享受公共服务。畅通“山海协作”人才双向挂职,推进省内人才服务共建共享、政策叠加互认。融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实现人才评价共认、人才服务共享、人才信息共通、人才资源有序流动。

3.加大科创政策支持力度。认真贯彻省委人才强省、科技强省决定,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发挥引导撬动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政策允许的最高奖补,加大创新券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带动力度。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深化完善人才与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创新引领基金投入,支持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基金。引导银行探索打造实体化服务科技和创新型创业人才的专营机构,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科研项目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保险机构开展专利保险和科技保险。

4.强化知识产权法律保障。严格知识产权执法,严厉打击恶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实施知识产权联合惩戒。构建知识产权多元治理体系,健全知识产权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加大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与援助力度。运用好省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网络空间知识产权治理。

5.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探索竞争性人才使用机制,推行“负面清单”管理,以实绩论英雄。用好省市下放的职称认定政策,建立职称评审“直通车”机制,探索完善特殊优秀人才认定标准,畅通中高级职称直接申报渠道。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实行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薪酬待遇“一人一策”。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包容审慎的高层次人才管理机制,对人才引育投入绩效实行总体考核、中长期考核,保障高层次人才潜心创新创业、充分施展才华。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生态工业、现代农业、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科技人才工作积极性,为全县科技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五、专项行动

围绕总体要求与主要任务,重点开展六大专项提升行动,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各项工作落实,显著提升全县科技创新水平。

(一)研发投入提升行动

研发投入直接体现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创新水平。在“十四五”期间,要将加大研发投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加强政策引导。要将是否有研发投入、研发投入是否达标和企业享受财政奖补、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相挂钩,提高研发经费支出奖励额度,引导企业切实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二是建设研发中心。要鼓励规上企业都组建企业研发中心,特别是要支持企业建设市级以上研发中心。“十四五”期间,要建设市级研发中心40家以上、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0家以上。三是加强指导服务。通过“政府购买科技服务”方式,委托技术市场上门一对一指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规范归集。组织企业参加国家高企申报、研发经费归集等各种培训,提高企业对研发经费重要性的认识,熟练掌握研发经费归集技巧。四是加强部门协作。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督促企业对研发经费应统尽统。及时掌握企业研发经费数据,根据企业填报情况及时提醒企业做好数据上报工作。

(二)科创平台提升行动

一是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进一步完善中药产业创新服务体各项功能,打造集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科技成果交易、创新创业孵化、规范生产、现代物流、质量追溯等服务于一体的全省乃至全国示范性产业综合体。加快建设塑料制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协同创新、模具设计制造、创新金融、“互联网+”服务、供应链、品牌孵化等中心,服务磐安塑料制品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谋划打造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二是积极培育多样化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分别打造一批投资促进型、培训辅导型、媒体延伸型、专业服务型、创客孵化型等创新型孵化器众创空间。突出数字经济,做优做强金磐脉链数字经济园、金磐数字经济园、比特数字经济产业园,争创省级科技孵化器。通过投资、资源对接、创业辅导、产业引导一条龙服务,多维度、全方位地孵化中小创业企业,打造金华最完善创业服务生态体系的金磐园创工场创业孵化园。盘活改造办公楼宇和厂房,创造有利于创业者思想交流、信息沟通、产业互补的空间,吸引青年回乡创业,打造青创园,争创省级众创空间。三是加强星创天地建设。加强国家级玉山台地食用菌星创天地和省级林下食用菌星创天地建设,持续带动农民创新创业,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围绕中药材、茶叶等农业支柱产业,遴选经济实力好、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培育省级以上星创天地,吸引更多的农民创新创业,促进各农业主导产业创新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同时,要以省级中药材特色科技园区创建为契机,攻克一批制约中药材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服务广大药农药企药商。

(三)科技企业提升行动

一是大力培育科技型龙头骨干企业。要在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筛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苗子企业”,鼓励其通过做强研发机构、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购科技型企业、快速转化重大科技成果等形式,培育全省创新型领军企业2家。二是大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要外引和内培并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中医药健康、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塑料产业提升等为重点,通过政策激励培育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净增8家。三是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一、二、三产业并重,鼓励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净增20家。鼓励企业运用“互联网+”、工业智能制造、机器换人、大数据应用等新兴技术改造,加大小升规培育力度,提升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

(四)产学研合作提升行动

一是深化“招院引所”。围绕“1+3+3”产业体系及重大科技需求,设置条件抓招引、一事一议抓招引、宁缺毋滥抓招引,新“招院引所”5家左右。完善实施《磐安技术转移中心(研究院)考核办法》,加强对已引进院所的考核,同时要提高奖励标准,引导各院所实实在在开展技术研发、引进、转化等科技创新工作。建立科技部门牵头、产业主管部门(园区)分头负责的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工作成效。二是常态化开展“揭榜挂帅”。根据磐安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征集一个、发布一个”的原则,常态化开展“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活动,通过开展寻榜、评榜、发榜、揭榜、奖榜、保榜等系列工作,吸引各高校、科研院所及专家揭榜攻关“卡脖子”技术难题,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培育科技中介。引进、培育、壮大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科技中介的服务、评估、经纪、咨询等职能,为各类科技创新实体和创新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五)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行动

一是进一步擦亮“科技特派员工作国家省先进”这张金名片,“突一延二”,整合省市科技特派员人员、项目、资金、技术,实施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联合体制度,实施科研攻关项目5项以上。二是紧跟省市专用芯片、人工智能与融合应用、区块链、新一代网络通信与时空技术、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氢能与燃料电池、储能技术、新型柔性与磁性材料等前沿高端领域,申报实施省市重点研发项目,每年科技成果登记15项以上。三是围绕全面提升县域科技创新水平,突出生态工业、现代农业等领域,每年下达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30项以上。四是围绕乡村振兴,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乡土人才立足产业开展农业项目试验、示范、推广,创新“水旱轮作”“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等高效绿色模式,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五是深入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互联网+”行动,建立与国家科技成果网、浙江省科技大市场、G60科创走廊、相关高校或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科技成果资源数据库,促进成果端和需求端的精准对接。

(六)人才科创高地提升行动

一是积极培育金磐开发区人才科创高地。针对发展空间受限的现状,探索成立园区产业基金,瞄准发达城市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科技孵化园跟踪招商,有效推进“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及科研初创型类项目”落地,引进集聚高尖精产业,推动人才科创高地的形成,进而推动金磐开发区空间重组、二次腾飞。二是积极培育“江南药镇”生命健康产业人才科创高地。依托中医药产业园,瞄定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招商,推进一批有一定影响力和投资规模的中医药生产企业落地集聚,以龙头药企支撑带动中医药人才科创高地的形成。三是积极培育玉山台地农业产业人才科创高地。依托玉山台地2万余亩田园综合体建设和茶叶、茭白等特色农业产业,以“企业+田园综合体+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专家”为模式,打造农业产业人才科创高地。四是探索组建培育以杭州为重点的飞地型人才科创高地。以“企业在磐安、生产在磐安、人才引留在飞地、科创在飞地”为模式,通过入驻市科创飞地、组建县级科创飞地、企业自建科创飞地等途径,开辟一条既符合磐安实际又能解决企业人才科创实际困难的有效通道。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进一步重视科技工作,配优配强科技部门,健全乡镇(街道)和园区科技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将科技工作列入乡镇(街道)、园区、部门年度工作考核,考核权重不低于6%。对县科技局及乡镇(街道)、园区科技干部队伍经常性开展科技业务、科技政策培训,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指导能力水平,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

(二)制度保障

深化产学研融合制度,积极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与我县企业合作、常态化开展“揭榜挂帅”行动。完善科技要素保障和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高度重视人才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发挥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作用。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优化科技创新政策评价体系,构建面向应用需求的科技成果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完善政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力量和创新单位为主体的科技奖励制度。

(三)资金保障

扎实推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按照《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的要求,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向上争取资金,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四)宣传保障

在全县开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文化宣传,营造推进全社会参与创新的浓厚氛围。深入实施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在中小学开展创新体验教育和创新思维训练,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加强宣传报道和示范引领,加大科技奖励力度,每年重点奖励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者、典型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让全社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附件:1.“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表

2.“十三五”期间向上资金争取、财政科技投入、科技政策兑现专项以及科技政策兑现资金统计表

3.“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核心指标表

附件1

“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表

微信图片_20220118090034.png

备注:2015-2019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及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年报数,2020年的为月报数。

附件2

“十三五”期间向上资金争取、财政科技投入、科技政策兑现专项以及科技政策兑现资金统计表

单位:万元

微信图片_20220118090126.png

附件3

“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核心指标表

微信图片_20220118090133.png

注:斜体的为2019年数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技术查看更多>燃料电池查看更多>氢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