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电动车企市场正文

美国强推电动汽车税改惹众怒

2021-11-10 10:58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关键词:电动汽车碳减排特斯拉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由美国众议院提出、获得美国总统拜登支持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改革引起了“众怒”。欧盟、德国、加拿大、日本、墨西哥、法国、韩国、意大利等25个国家,联合致信美国国会和政府,表示美国推行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过度保护美国本土汽车,明显违反了国际贸易法。该改革法案目前已提交至美国国会,在业内看来,该法案一旦获得通过,不仅在美外资汽车制造商利益将受到损害,美国制定的减排目标也很可能因此“落空”。

“不成比例”补贴本土车企

今年9月,由美国民主党领导的众议院推出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改革法案,计划自2027年起,将美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最高限额从此前的7500美元提高至12500美元,提高的5000美元份额中,4500美元将用于奖励购买加入了美国工会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出产的电动汽车,另外500美元则是用于奖励购买美国本土生产的电池。

据了解,美国现行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为15年前所制定,当时的美国电动汽车工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其主要目的也就是以税收抵免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按照这一政策,美国市场上大部分车企都能够在这一税收抵免政策中受益。

但是,按照这一最新改革法案,凡是未加入美国工会的电动汽车制造商,都将无缘4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这不仅包括了丰田、现代、大众、宝马等跨国车企,同时也包括了目前美国市值最高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

路透社撰文称,美国政府的这一税收抵免政策改革在未来十年里将花费至少156亿美元,而且这一庞大数额将“不成比例地”惠及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克莱斯勒三家美国车企。

从2020年美国电动汽车产销数据来看,美国销量排名前12的电动汽车车型榜单中,仅有两款来自于上述三家车企,四款为特斯拉旗下车型,其余均为跨国车企旗下产品。

众多车企反对“不平等法案”

该法案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包括大众、丰田、戴姆勒、宝马在内的多家跨国车企的反对。然而,在美国政府随后推出的“美国重建计划”中,该项税收抵免政策改革法案已赫然在列。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墨西哥、韩国、加拿大等25个国家驻美大使已联合向美国法律制定机构和拜登政府致信,称最新推出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根据电动汽车制造商是否在美国生产组装的情况”来确认电动汽车厂商是否获得抵免资格,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多边贸易规则。

上述致信指出,这一法案将使这些汽车制造商雇佣的美国人处于不利地位,并破坏这些电动汽车制造商为达成美国气候目标作出的努力。

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更是在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呼吁美国政府“公平对待所有美国汽车行业工人”,不应将工会的重要性置于交通业低碳转型和电动汽车革命之上。

与此同时,与美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两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和墨西哥,也分别发表声明明确反对这一计划。路透社援引加拿大政府知情人士的话称,美国这一政策改革法案违反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将对北美汽车行业造成伤害。

加拿大贸易部长MaryNg称:“拜登政府此举很可能严重伤害加拿大经济,导致加拿大汽车业中数万人失去工作,同时也可能连累到美国本土劳动力。不论是整车制造还是零部件生产,美国与加拿大的汽车制造业都唇齿相依,每年美加两国汽车平均贸易额可达1000亿美元。”

或将威胁美国减排目标

美国白宫提出:“针对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利好美国本土材料和劳工,改革将有利于降低电动汽车制造成本”。

但这一宣言并未获得业界认可。据美国媒体TheHill报道,多位共和党议员已致信美国国会,认为“国会不应制定偏向某单一劳动力生产的提案,这样做会极大地限制美国消费者的选择,也将不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清洁能源资讯网站CleanTechnica则撰文称,按照改革法案,美国消费者如果要获得12500美元的退税金额,至少需要先支付同等数额的联邦税,这是对相对不富裕消费者的“惩罚”,同时,这也是对希望选择非本土品牌以及特斯拉汽车消费者的“惩罚”。

美国交通部长PeteButtigieg曾指出,交通领域是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占比最高的部分,美国汽车和卡车的排放量始终高居不下。根据美国媒体CNBC的数据,2012年至2015年期间,美国曾制定了销售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但最后并未达成这一目标,即使到2020年,全美纯电电动汽车的销量也仅为29.5万辆,远不及中国和欧盟,新车销量中电动汽车的占比仅为3%左右,远低于拜登政府制定的“2030年电动汽车占比50%”的目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碳减排查看更多>特斯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