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氢能氢能交通加氢站评论正文

这次 氢能真的热起来了

2021-02-01 08:48来源:南方电网报作者:刘杰关键词:氢能燃料电池加氢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月22日,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国新联合发起的国新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合伙协议在北京签署,该基金整体规模为100.2亿元,主要投资方向为风电、光伏产业,以及氢能、储能、综合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的新技术项目。

早在去年年中,国家能源集团就成立了国华投资开发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国华资管公司”),提出要拓展合作伙伴联盟,共同发起设立百亿级清洁能源产业基金,推动氢能产业链,支持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整合。

1月7日,中石化邀请协鑫集团等4家新能源企业举行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视频对话会,其中也提到合作建设制氢、运氢、加氢设施,推动氢能新能源项目的落地。

2020年的氢能热在新年伊始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和2000年左右的氢能热不同,这次全球发达经济体均相继推出氢能发展战略。国内地方政府积极出台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各类资本、各类企业争相投资和布局氢能产业。或许,这次氢能真的热起来了。

欧美日韩争相加码氢能

近两年,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氢能战略和氢能发展路线图,部署氢能技术应用,加码氢能产业。

2020年,欧盟发布《欧盟氢能战略》,提出氢能发展首要任务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生产绿氢。德国宣布“国家氢能战略”,拟拨出82亿美元投资绿氢的新业务和研究,23亿美元用于围绕氢燃料建立国际伙伴关系。加拿大发布《联邦氢能国家战略》,旨在跻身全球氢产国前三名,日本则着眼于燃料电池、氢供应链和电解技术领域。

氢能并非新事物。在新能源革命中,一直有氢能的身影。氢能好处非常多:清洁、能源密度大,可以长时间大量储存。但是由于其技术成本太高,在多数国家的能源结构中,氢能一直没有成为最优选项。不过,人类对氢能技术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

以日本为例,2012年以来日本在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无碳氢气制造和运输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技术积累。目前,日本的氢能产业链、终端应用非常全。在交通领域,除了燃料汽车,氢能在船舶、铁路等领域也得到探索应用。同时,日本还打算将氢能推广到住宅区。

据新华社2019年的报道,原定于2020年投入使用的东京奥运选手村将是世界上第一个氢能社区。在规划建设中,社区每套房子采用家用氢能源燃料电池作为家庭的基本电源,社区内建有大型加氢站和氢气管线管控中心,通过管线直接将氢气输入各户家庭的燃料电池。社区内所有商业设施也将采用氢能源,和家庭版的燃料电池使用天然气制氢不同,它的燃料是由加氢站等输送的纯氢,发电功率更大。

在德国,氢能也被寄予厚望,因为它是可再生能源比较好的储存方式。德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如果能够实现大规模风电到氢能的转化,将大大保障德国能源安全、优化其能源结构。在燃料汽车方面,德国车企更侧重商用车研发。2020年4月份,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终止氢燃料电池的乘用车研发计划,同时与沃尔沃卡车签署一项初步的非约束性协议,共同成立新的合资公司,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用于重型车辆及其他用途的燃料电池系统。

美国、加拿大在氢能技术领域一直有比较深的储备。比如加拿大的巴拉德公司,掌握着膜电极的核心技术。在氢能领域,电堆很关键,电堆中的膜电极又至关重要。早些年,中国不少公司通过购买巴拉德公司技术专利直接切入燃料电池领域。其中,以潍柴动力、国鸿氢能和大洋电机为主。

2020年,美国能源部宣布投入6400万美元用于氢的研发,其中1500万美元专门用于降低绿色氢的成本。看起来投入并不多,但美国一直都非常支持氢能发展。不仅氢源充足,而且美国拥有完善的液氢产业链基础,现已是全球第一大液氢生产和使用大国,从储运到应用都比其他国家更具成本优势。在燃料电池制造、燃料电池乘用车、加氢站等氢气的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这块儿美国都走在世界前列。

氢能成为城市竞争焦点之一

“十三五”以来,我国相继出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多项政策,2019年,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等产业政策相继发布,恰逢“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即将启动,各省市纷纷发布氢能规划,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12个省区、35个地市发布了氢能规划。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投资者都在寻找下一个利益增长点,氢能产业全面提速。目前,国内已经形成氢能的制-储-运-加-用完整产业链,初步具备规模化发展基础。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山东及环武汉等地区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2020年,中石化、国家能源集团、中海油、国能投等央企继续布局氢能产业。中石化成立的首支基金恩泽基金计划投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高端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恩泽基金的首个投资项目正是氢能方向。它与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将开发和推广电解水制氢技术。投资与中石化的业务背景相符,中石化是制氢大户和用氢大户,加油加氢站的一体化的场景,也可以使中石化成为连接终端用户和氢源之间的节点。

国家能源集团则成立了国华投资开发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国华资管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国家能源集团称,国华资管公司将拓展合作伙伴联盟,共同发起设立百亿级清洁能源产业基金,推动氢能产业链,支持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整合。目前其已与湖北高投引导基金管理公司、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湖北企业签署首支氢能产业基金,一期基金规模为10亿元。

资本运作外,中石化、中海油、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华能集团、大唐国际等企业纷纷布局氢能的制、储、用方面的关键技术。比如中海油就已经将海上风电绿色制氢加入其战略规划。国家能源集团则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规模风/光互补制氢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国电投与西门子能源公司合作绿色制氢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作为氢能应用的重要领域,一直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多个场合表示,这两年,氢能燃料电池各种性能指标出现了大幅提高。一旦国家的氢燃料示范推广项目开始,氢燃料电池车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加氢站作为氢燃料电池车的配套,截至2020年12月底,国内已累计建成118座。按照各地规划,到2030年将有1000座以上加氢站。在资本市场,虽然现在氢燃料电池车的相关业务在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占比还比较低,但氢燃料依然是不少上市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

不过需要警醒的是,氢能产业链长,不少关键核心技术(装备)仍然未自主掌握。比如氢能储运方面,高压阀、加注机等储氢设备均需进口。“中国的氢能产业发展,一定要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掌握的前提下发展。尤其注意,终端应用的推广节奏,要与我们关键技术掌握的进度相匹配。否则,可能会出现花自己的钱,为别人开拓市场的尴尬局面。”长期关注氢能产业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景春梅表示。

对话

对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景春梅:

发展氢能,要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南方电网报:您怎么看2020年的氢能热,这会是氢能快速增长的新起点么?

景春梅:2020年氢能的火爆,是多年来氢能技术进步和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早在2000年左右国际上就有一轮氢能热,当时是美国牵头,后来因为成本太高,没有能真正在全球热起来。近几年氢能再次受到重视,美洲、欧洲、亚洲,以及大洋洲的主要经济体纷纷将氢能纳入国家战略规划。特别是新冠疫情下各国推动经济绿色复苏、应对气候变化等因素进一步助推了氢能的火爆。因此,我认为这次氢能应该可以真正在全球“热”起来,成为全球氢能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

从国内看,202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进一步激发了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仅如此,我国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重大宣誓,也给氢能产业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现在,我国氢能已具备基本完整的产业链,基本掌握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地方政府积极出台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各类资本、各类企业争相投资和布局,氢燃料电池技术在个别地方实现小规模示范应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也在制定当中。综合以上因素,预计未来我国氢能产业将迎快速发展期。

南方电网报:我国在发展氢能上的优势劣势是什么?

景春梅:我国氢能发展的优势在两端:前端氢源和终端市场,短板在中间的储运、加注及燃料电池相关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产氢国,也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在氢源制备上具有优势,绿氢供应潜力较大。我们还有巨大的市场,可为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广阔的空间。基于我国目前氢能的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做到自主可控。虽然这两年,国内自主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意识不断提高,技术进步的速度也非常快,但一些关键材料和设备还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国产产品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离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南方电网报:我国在发展氢能中应该尤其关注什么?

景春梅:发展氢能,首先要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前提下推广终端市场在当下脱钩风险、断供风险均存在的情况,更加应该注重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尽量健全自己的产业链,实现国内氢能产业的大循环。处理好国际合作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协调好技术自主进度与终端市场的推广节奏,避免重蹈“市场让出去但技术没换来”的覆辙。

其次,要避免分散研发带来的宝贵科研资源和人才的浪费。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构”。在氢能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过程中,也要统筹好科研资源。

再次,要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现在全国有20多个省市、40多个地级市出台氢能规划,建成30多个氢能产业园区,规划的燃料电池、车、站的数量远远超出市场容量,产业趋同和产能过剩的风险不断加大。

南方电网报:氢能发展中,电力企业应该怎样抓住机遇?

景春梅:氢能是很好的储能形式,它可以大规模、跨季节储能,充当电网跨季节调峰的媒介。特别是可以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结合起来,尤其是“三弃”比较严重的地方,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或通过氢储能来帮助消纳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在微电网方面,可探索氢光储充综合能源解决方案,通过最大限度利用峰谷电价,实现电能和氢能相互转换、氢电共融。


原标题:这次,氢能真的热起来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氢能查看更多>燃料电池查看更多>加氢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