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应用综合市场正文

国网综能集团董事长任伟理:“储能的政策在路上 并且越来越近”

2020-09-28 08:27来源:能见App关键词:储能综合能源服务储能应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月27日,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中电联售电与综合能源服务分会联合举办的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高峰论坛暨云博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

当天下午,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任伟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董事、总经理王继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经理孙华东,宁德时代副董事长、联合创始人黄世霖,明阳智能副总裁王利民,北京索英电气董事长王仕城参加了“储能与综合能源服务”分论坛圆桌沙龙。

本次圆桌沙龙主题为“储能场景与技术”,共进行了三个重要议题。

在“‘十四五‘期间,储能在综合能源行业当中的定位、布局和创新方向问题”这个议题中,任伟理提出,能源的转型靠电力,电力的发展靠储能。

“原来老提互联网+,实际上我认为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储能+,我认为未来储能在整个国民经济转型发展中、在整个能源变革中它的作用你怎么说都不过分,并且储能它会颠覆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任伟理说。

在他看来,电未来一定清洁、可再生的,风、光、生物制、海上风电、垃圾发电等这些可再生转化成电。

而在储能场景应用议题中,任伟理则提出,“只要把不用的东西用了、把废物给他利用了,一定是没有错的,只要从事变废为宝都是好行当,永远的好行当”。

就储能行业是“政策引导还是市场引导”问题上,任伟理则认为,政策就在路上,并且走的越来越快。

任伟理还认为,随着新技术、新材料、信息通讯技术融合支撑,综合能源服务是可以把所有东西都包括在这里边,并且中国有后发优势,中国在这个行业上领先世界。

在他看来,在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储能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所有嘉宾发言实录:

议题一:在“十四五”期间,储能在综合能源行业当中的定位、布局和创新方向问题

王继业(主持人):今天讨论三个议题,第一个议题就是《在“十四五”期间,储能在综合能源行业当中的定位、布局和创新方向问题》。

现在正处于“十三五”收官时间内,我们发现储能在五年中经历了探索,也做了丰富的实验,当然成果也非常丰硕,现在进入初步的商业化阶段,储能对于能源转型关键作用也在“十三五”得到显现和初步验证。今年又是“十四五”规划编制年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对储能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储能市场和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十四五”期间,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快速建立、发展,为突破现有市场机制,建立适应储能发展的环境,储能在综合能源市场当中如何定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该怎样布局?储能技术发展和电网技术协同,储能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应该着眼什么创新之路?这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下面有请几个嘉宾进行探讨。首先请我王仕城总在设备研发供应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王仕城:综合能源是电力转型的一个方向,储能是综合能源提升的基础,支撑综合能源清洁、高效、稳定运行的技术支撑,在未来创新方向上边,我们从技术角度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装备技术创新,让储能更好支撑电力系统和综合能源发展;第二个是商业模式创新,让储能更好应用;第三个体制机制创新,让储能能够发展障碍打破更健康。

回到技术创新本身来看,这里边可能会有一些几个问题需要关注。一是目前怎么样让系统更安全,就是打消大家使用的疑虑;二是我们在安全基础上边,要让使用成本降下来,每一次响应成本或者固定成本真正降下来;三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从技术角度看,BCS也好、整个电力管理系统也好,是不是真正准备好了我们应对“十四五”改造和向计划极电站准备,最终让大型储能电站和传统电站有相当的技术水平,甚至更高,比如能够做全站统一启动、统一清洗、快速一致响应。

大家经常看到我们储能要助力新能源发展,什么时候通过我们储能真正让新能源电站成为可信的、主力能源,那么我们工作就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储能整个产业发展就进入更广阔的天地。

王继业(主持人):王总的观点,首先是对电网的服务,我作为电网人非常欢迎你的观点,同时关注商业价值,更关注于技术,就是我们面向“十四五”到底储能技术有没有做好准备?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还有安全方面。下面有请王利民,王总从明阳发展规划发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王利民:据权威机构预测,截至到“十三五”末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4.8亿千瓦,“十四五”提升到11亿千瓦,这么大的发展空间,必定造成电网调峰能力不足更加凸现,反过来说对储能创造非常好的发展空间。

我认为储能从小规模试点到大规模示范,在“十四五”期间会成为标配,并且成为调节电力平衡、促进综合能源健康发展新生的主力军,这是我们对储能在“十四五”定位的认识。

对于布局来讲,我们是这样考虑,首先希望从行业来讲,规划的时候能够把储能在国家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当中能有很大的比重,按照标配的设想,“十四五”期间增加大概6亿千瓦新能源,按照5%-10%配比,大概储能有三千万到六千万空间,不管企业怎么想,国家必须有明确的指标。

作为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产品研制单位包括电池研制、控制系统的研制、还有中间服务商设计、咨询、施工、运输这些,后端就是投资运营,不同角色它的布局想法也是不一样。

我们想电池对于前端产品研制企业重点降本,怎么降低成本?应该选择在技术密集区、靠近原材料场地,或者重点储能市场来做布局。

作为我们开发企业,我们重点布局在哪里?就是新能源占比比较高的地区,另外负荷比较高,但是电网当中低温结构比较复杂的地区,这是我们布局考量。

王继业(主持人):谢谢王总,从规划的角度来洞察未来储能的空间十分必要的,“十四五”新能源将达到6亿,在“十四五”末期整个新能源要达到10个亿,以风和光为主,这客观上给储能带来巨大的空间,王董事长提出的电网为的调峰是我们储能配置的需求,另外技术创新十分关键。

下面有请宁德时代黄世霖董事长从储能制造和综合业务角度讲一讲。

黄世霖:宁德时代从事储能尤其电网储能很长时间了,如果从“十四五”角度来看,国家面对能源转型升级的需求,同时裴总讲的国家政策也在引导这样,趋势来看,清洁能源比例肯定会越来越高,同时大家在用电方式习惯变化很大,因为现在全国在做电动化进程不断提升起来,这个状态下边作为综合能源服务工作来讲,就会越来越受到很多挑战。

在这样情况下边,在“十四五”期间,储能的技术变成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个技术,不管抽气、变换其他方式储能,池能变成非常重要的必须电。

从电化学储能发展来看,这几年有几个趋势明显,第一做过十多年示范项目,逐渐转向能不能商业化运营的方式;还有一个趋势从很小几百千瓦时或者几兆瓦时,现在谈百兆瓦时,系统从小到大的趋势在发展。

所以“十四五”来讲,第一个定位非常高,甚至到国家能源战略层面,第二技术创新来讲,我们要开发适合商业化运行、适合现在市场需求的技术,比如长寿命、高效率、高安全可靠的技术出来,把成本降下来。

最重要的一个,储能进入商业化运营里边它是新来者,所以需要创新的运营模式和价格机制,来促进和引导产业的正确发展,从我们公司角度来讲,作为储能产品制造者,我们是延着这样一条路在往前发展。

王继业(主持人):宁德时代作为电化学代表性企业,黄董事长对于未来还是很有期待的,上述三个嘉宾都谈到电池的可靠、安全和寿命,我们感觉到这也是今天话题当中创新之路一个重要的路径。我们也注意到宁德时代最近有大手笔动作,注入全国各地准备投大型的储能,还有成立合资公司,期待你们成功。

下面有请中国电力研究院孙华东从电网角度谈谈储能,我们知道一直以来储能业界声音和更多探讨都是储能本体,今天议题都在系统角度和电网角度谈一谈,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信息和技术探讨,我们听听孙院长的见解。

孙华东:我来自中国电科院,电科院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的科研机构,在过去十多年当中,我们针对电化学需求分析、包括检测、标准等开展大量的研究,下面主要从应用角度来谈谈我的一些观点。

第一个关于定位,我认为刚才大家谈到,特别是裴总和其他五位专家谈到非常认同,总体来讲储能未来应用分两大类,一个电量、能量型储能,主要解决未来调峰的问题,减少弃风弃光弃水,同时应对高峰期供电问题。随着我们国家日后曲线越来越不平衡,峰谷差距越来越大,超过5%负荷超过几十小时,储能也应对尖峰负荷可靠性,延缓投资、总体达到电力稳定。

第二个功率性,解决短时间内集中功率释放,提高电压频率调节能力、满足大电网安全稳定需求。储能也是很好短时间内提供支撑重要的手段,这是储能第二个定位,两个定位是储能未来发展两大需求。

针对未来“十四五”电网发展需求,关于储能大家有很多设想,上周国家电网公司刚刚召开“十四五”电网规划的管理委员会,也刚刚通过国家电网“十四五”规划,其中有一个专题报告就是储能报告,由中电科院牵头完成的。

我个人认为未来布局储能路径的时候,可能从需求角度有几个:

一是电源侧有两类场景,大家都提到今年7月1号刚刚颁布电力系统安全导则,设计两年,几百人参与其中,我本人也是这个导则主要起草者之一,全文都是强制性标准,其中导则明确提到高比例新能源装机地区,为新能源厂站提出要求,厂站提供惯量频率调节能力和电压调节能力,实现路径可以风电也可以储能,西北地区可以安装储能装置,实现调峰目的,大量减少新能源。另外江苏、浙江、广东规划大量的海上风电,达到消纳海上风电的场景。这是第一类电源侧。

二是负荷侧分布式发电。今天提到在用户侧分布式光伏等结合综合能源的利用,也可以很好起到消纳新能源,降低压力曲线,同时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三是电网侧。电网侧储能既可以关注电源侧、也可以关注用电侧,可以很好实现调峰调频,同时可以作为安全稳定设施做,比如新疆到郑州,如果增加储能可以提高安全性。通过配置储能也可能增加输电能力、增长安全性、增加效率。

四是个人建议在一些区域实行储能云平台,也就是达到聚沙成塔作用,很好把电源侧、电网侧不同电压储能汇集起来,实现储能共享,进一步发挥储能效果。

王继业(主持人):谢谢华东院长,网储问题也是电网和电力研究单位下一步研究重点。本次作为会议的主办方、承办单位国网综能集团,这几年在综合能源方面发展迅速,综能集团是国网新兴方向编制单位,也是系统集成龙头企业,目前发展情况和未来规划布局,我们请任伟理董事长给大家介绍一下。

任伟理: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今天上午论坛和今天下午分论坛,今天也是我收获比较大、学习比较多的一天,感觉到走对行了,确实是综合能源是未来大发展的、朝阳的、无限的行业。

今天上午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提了一个能源转型要靠电力,电力的发展要靠综合能源。实际上刚才听了各位专家在标准上、产品上、示范工程上、技术上各个方面实践经验,我感觉应该把郭院士的话改一改,能源的转型靠电力,电力的发展靠储能。

原来老提互联网+,实际上我认为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储能+,储能+手机,手机就不用充电宝了;储能+炊具就可以随时做饭、随时可以烧烤了;储能+飞机就是电动飞机;储能+四个轮子车一个沙发,就是电动车,我认为未来储能在整个国民经济转型发展中、在整个能源变革中它的作用你怎么说都不过分,并且储能它会颠覆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

上午有嘉宾发表“新煤炭、新电力、新智联”的观点,新煤炭是什么意思?现在用煤炭产生电,未来可以用电产生石油、产生煤炭,未来颠覆人们观念一些东西就在储能方面。

电未来一定清洁、可再生的,风、光、生物制、海上风电、垃圾发电等这些可再生转化成电,正是因为有了储能,这些再生能源转化的电就可以存下来,不够可以释放出来,多了存下来,化石能源转化成电能,我感觉到至少在习总书记说的2060年肯定会成为现实,我期待着争取在2030年或者2035年变成现实。

我是学管理的,好多时候需要跨界融合,过去老说电力行业是夕阳产业、夕阳行业,但现在不是了。

原来我老说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今后是人类失去储能,世界将会怎样,我感觉不怎么样,人类有了储能更加广泛互联、更加生活美好,也能实现国家电网公司“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目标,这次论坛也是第一次,以后每年举办一次,目的形成生态圈,然后把产学研用、金融等等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生态,然后助力习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实现,助力人们期待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净土的实现,我是感觉到这些都不是梦,因为有储能、因为新时代、因为有在座都不是梦。

王继业(主持人):我们听任总发表见解就增强信心,对储能这么高的调门恐怕还不多,任总观点提出储能+,作为储能产业来讲,应该树立这样理念,敢于严谨、敢于通过洞察下决心做一件事情,这就是卓越企业家精神,我想在座每位都受益于企业家精神。

上述五位嘉宾解读和介绍中,回答储能发展中基本问题和方向。总的来看,储能在能源体系下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发展储能是能源变革当中物理性支撑。在这里,储能制造、综合能源、电网系统等使储能规划布局、创新方向基础因素,也是发展的驱动因素。

议题二:储能场景

王继业(主持人): 我们进入第二个议题储能场景,场景问题一直是核心问题,一直是大家反复探索和实践的问题,不同技术路线也对应不同场景,一个问题出来了,在不同综合能源服务场景当中,怎样才是储能应用最优解?在当前环境下回到现实,是否具备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下面请几位嘉宾分别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王仕城:关于储能产品大概回到几个方面:

一个是用户这一侧。大量电动汽车增加,会导致什么?为了解决里程焦虑,增加大量快充和超级快充,“十四五”期间有6亿千瓦充电要求,这样功率对我们配电网络,特别是城市配电网络提出挑战。

我们认为储能可能是解决快充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当然也有专家会提出,未来怎样超级充电站或者快充电同时变成VDG解决电网互动的智能储能终端,也是方向的问题,这是用户侧。

另外一点大家一直关注的,我们推出储能一个产品,就是跟新能源配合,最近比较热的话题就是在新能源,特别是风光领域配储能,在这个场景下我们认为可能比较合适解决方案是在新能源汇集站增加规模化储能。

这样的话相比在单站一是容量总体小一点,第二减少弃风弃光以外,还可以储能性能足够情况下,可以做无功支撑、电压支撑,这是新能源电站切入储能带来最大挑战,同时可以解决像调频调峰辅助服务,增加辅助收入,通过这样配置方式转移,可以让储能电站有独立的收益,有辅助服务额外收益,总体可以提升储能电站投资回收,这样有可能既解决新能源问题,又解决电网安稳支撑要求,同时让有可能独立第三方投入,像任总介入进来,真正做好做大。

王利民:关于储能应用场景和应用模式,前面两位主讲嘉宾已经列举非常清楚,三个场景17个项应用模式,虽然这个模式看起来很多,实际上背后价值逻辑,一个就是政策驱动、一个市场价值驱动。

政策驱动又分两类,第一类政策强势,有些省份出台相关政策,按照新能源装机规模按比例配置储能,这个不存在商业模式就是强行要求;第二类就是政策扶持,涉及到五个政策,各个省陆续出台关于储能电量补偿机制、辅助服务的补偿机制、关于考核偏差的机制、还有原有峰谷电价、两步式电价,大部分围绕这种政策制定的。

市场驱动主要体现利用储能解决新电损失,另外利用储能提高设备利用率,前端这一块我们认为在激励机制,政策扶持这一块看到很大场景,未来可以考虑共享储能,尽可能更多享受政策、更多创造价值,只有把原网很多环节一并考虑,共享储能应该是很好的解决方式。

原标题:国网综能集团董事长任伟理:“储能的政策在路上,并且越来越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综合能源服务查看更多>储能应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