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氢能氢能交通加氢站政策正文

促进电氢体系发展 安徽六安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征求意见

2020-09-07 09:25来源:北极星氢能网关键词:氢能氢能产业氢能产业规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安徽省六安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提到要加大非交通燃料电池示范力度。积极推广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及冷热电联供系统。鼓励氢燃料电池作为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的市场推广。探索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站与能源互联网融合发展关键技术与运营模式,促进氢能与电能互补协同,实现我市能源系统多种能源协同互补。

六安市发展定位为:发挥六安市在氢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的先发优势,致力于打造全国知名的氢燃料电池自主创新高地、高端制造基地和多元应用试验区,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条和高效的创新生态。

发展目标:牢牢把握自主创新这一主线,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产业集聚和区域合作,逐步把氢能产业培育成我市的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我市成为我省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核心发展区,力争建成国家氢能和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示范区。

2020 年至 2025 年为我市氢燃料电池产业快速成长期。龙头企业成长为国内燃料电池行业头部企业,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全面提升,关键产品和工艺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培育形成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集群,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研发和制造基地;氢能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初步实现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到 2025 年,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制造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以燃料电池为核心的研发生产企业超过 10 家,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合计产量达到 8000 台/年,氢能产业产值达到百亿规模。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应用规模达到 600 辆左右,燃料电池船舶示范应用规模在 10 艘左右,建成 5座加氢站;燃料电池固定发电系统在储能、备用电源和冷热电联供等领域的累计装机达到 100 台(套),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推动建成合六氢经济走廊,与合肥联合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融入长三角氢能发展体系,协同推进产业有序发展和基础设施合理布局。省内协同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应用市场空间极大拓展,以氢燃料电池船舶为纽带,实现与长江流域、淮河流域上城市群的产业合作新格局。

展望 2030 年,力争成为氢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高地,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产品成本大幅下降;吸引一批研发团队和高端制造企业集聚发展,建成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氢能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成氢能多元应用技术示范区,成为区域氢能综合应用生态体系的重要力量。

01.png

重点任务方面:

(一)构建产业创新体系

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02.png

完善创新支撑载体。打造“一院三平台”创新支撑体系,即六安市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氢能和燃料电池公共检测平台,氢能和燃料电池新型研发平台,氢能和燃料电池国产化适配平台。

(二)打造产业高地

扶持壮大氢燃料电池龙头企业,引进关键零部件装备制造业,聚焦燃料电池研发制造环节,打造核心发展区。支持周边区县的配套产业,提前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和氢能综合利用技术示范。集中建设氢燃料电池产业核心发展区。

支持周边区县发展配套产业。

04.png

(三)推动多元应用

以公交车、物流车等交通运输领域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城市公交、厢式物流等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引导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错位发展,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进程。

开展氢燃料船舶示范运行,推动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智能化家用和公共建筑用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的示范应用,构建氢能多元应用格局。

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应用。结合快速公交(BRT)线路建设,制定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运营方案,扩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范围,在新增及更新公交车、环卫车、市政工程车中按一定比例采购氢燃料电池汽车。积极推动合六等城际客运进行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示范。依托全市物流园区建设,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合六同城化发展、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契机,推动市内、城际间以及区域内燃料电池物流车的示范运营。

创新运营模式,积累示范经验,为燃料电池物流车规模化推广提供可行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到 2025 年,全市范围内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市政用车、城际客车等不低于 100 辆,推广氢燃料电池物流车达到 500辆。

到 2030 年,随着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高度自主化,成本显著下降,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规模化效应显现,全市范围内累计推广公交车、市政用车以及城际客车等达到 1000 辆以上,推广氢燃料电池物流车规模达 2000 辆。

05.png

开展氢燃料船舶示范运行。依托本地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开展氢燃料电池船舶示范运行。

近期(到 2025 年),从中小型支线航运船舶改造入手,基于现有轮渡船结构引入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在旅游航道以及货运航道开展小型燃料电池游船、货船的示范应用,并推动船用燃料电池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金属矿石和矿建材料等干散货船升级改造,探索燃料电池货运船舶商业运营模式。

中远期(到 2030 年),在我市示范运行取得积极成效后,推广数量将进一步扩大,同时积极探索区域合作推广运营模式,向铜陵、安庆、芜湖等长江沿线城市推广燃料电池船舶应用。

加大非交通燃料电池示范力度。积极推广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及冷热电联供系统。鼓励氢燃料电池作为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的市场推广。探索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站与能源互联网融合发展关键技术与运营模式,促进氢能与电能互补协同,实现我市能源系统多种能源协同互补。探索氢燃料电池产品在便携式电源、无人机、航天等特种领域的应用前景。中远期探索建立氢能与电力、热力等共同支撑全市终端能源供给的氢能综合应用体系。

到2025年,建成氢-电综合调峰电站 1 座,燃料电池固定发电系统在储能、备用电源和冷热电联供等领域的累计装机达到 100 台(套),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到 2030年,建成氢-电综合调峰电站 3 座,燃料电池固定发电系统在储能、备用电源和冷热电联供等领域的累计装机达到 10000 台(套)。

探索在冶金化工领域的替代应用。集聚我市及周边地区氢能领域科研院所研发资源,探索拓展低成本的清洁能源制氢在钢铁、化工等行业作为高品质原料和热源的应用潜力,着力突破工业领域氢能替代关键技术及成本障碍。研究钢铁、化工企业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营造有利于工业领域氢能应用的市场与政策环境。

(四)构筑供应网络

确保氢源稳定。

统筹布局基础设施。

到 2025 年新增 4 座固定式加氢站,保障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的规模化推广以及市政专用车的成比例替代所需氢源的供给。加氢站选址位于重要交通枢纽(火车站)等周边、物流园区以及油(气)站等。合六城际客车的示范运行将推动沿线加氢站的布局。

到 2030 年新增 5 座加氢站,在新增公交路线沿线、物流园区、重要交通枢纽、城际沿线以及港口航道等布局加氢站点,保障新增燃料电池汽车及船舶等的加氢需求。

(五)加强区域合作

依托合六经济走廊,与合肥一体化发展氢能产业。

积极融入长三角,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态势。

以长江和淮河生态保护为契机,扩大船用燃料电池市场空间。

06.png

(六)实现人才集聚

强化创新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培育。

积极寻求长三角人才智力支持。

加强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培育。

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

原文如下:

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六安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 (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委组织编制了《六安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征求意见稿),并书面征求了市有关部门、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的意见。现予以公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一、传真至市发改委工业服务业科:0564-3379750。

二、将意见建议邮寄至市发改委工业服务业科(地址:六安市行政中心6号楼308室,邮政编码:237000,电话:0564-3379346),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征求意见”字样。

三、电子邮箱:luangfk@126.com。

提出意见建议截止时间为2020年9月18日。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氢能查看更多>氢能产业查看更多>氢能产业规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