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氢能氢能综合利用氢储能市场正文

官宣丨《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正式发布!历时8个月百余专家参与!

2019-06-27 09:04来源:北极星氢能网作者:氢小星关键词:氢能氢能源燃料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6日,《中国氢能源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在山东省潍坊市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据悉,此次会议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由“中国氢能联盟”汇聚了30多家成员单位以及100多位行业专家,历史8个月编制而成。

主要内容包含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技术、政策三大路线图,并完整呈现了氢制取、储运、分发、应用四大领域的发展情况等大家关心的问题。此外,会议还将研判氢能供求两端的发展趋势,在统计整理我国氢气产量和应用基础上,通过建模科学研判氢能在交通、工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趋势和氢能源保障。

中国氢能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余卓平介绍白皮书

▍余卓平表示:

总体而言,氢气目前还是用在化工原料上比较多,很少当做能源来用。

2015年,丰田推出首款商业化氢燃料电池汽车,自此全球掀起氢能发展新一轮高潮。在这一轮发展里,美国、日本、欧盟以及韩国在内,纷纷发表其在氢能方面的战略和相应路线图。

在投入上,从2005年-2014年,我国几乎没有投入,只有很少量的科研力量在投入。2014年以后,我国工业界开始在氢能及燃料电池上有投入,并且逐年增长。这一轮发展是我国应该把握的战略机遇期,应该加快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从发展来看,国际上对氢能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上是不余遗力的,成立了一系列国际组织,在这些国际组织的推动下, 氢能及燃料电池一系列标准、法规不断出台。对于我们国家来讲,能源在低碳化发展的道路上任重道远。

去年,我国在油气应用方面,油的对外依存度接近70%;气的依存度超过45%;油气对对外依存度高,能源安全受到挑战。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走在前列,但是电的不灵活、不可存储性质,使得我国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去年的数据表明,我国一年弃风弃光的弃电量达到1000亿千瓦时,转换为氢气相当于200万吨氢气总量。

▍具有丰富的氢能供给经验和产业基础

我国是全球第一产氢大国,初步评估现有工业制氢能力为2,500万吨/年,氢能应用市场潜力巨大;已掌握了部分氢能基础设施与一批燃料电池相关核心技术,制定出台了国家标准86项次,具备一定的产业装备及燃料电池整车的生产能力。

▍氢能发展预测

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接近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约7亿吨二氧化碳。在商用车领域,估计能占到一半;在乘用车领域,15%会被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

交通运输领域用氢2,458万吨,相当于减少约8,357吨原油,约占2018年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8%

工业、建筑等领域用氢3,480万吨,相当于减少1.7亿吨标准煤,约占2018年我国煤炭总消耗量的6.5%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氢能自主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近年来,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化逐步呈现以下3个显著特点:能源与制造大型骨干企业加速布局:基础设施薄弱,有待集中突破;区域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我国氢能产业初步形成“东西南北中”五大发展区域。京津冀、长三角、中部在武汉、山东、广东以及四川成都,应该说氢能发展受到高度重视,纷纷在出台地方氢能产业规划图。

▍氢气制取近期以化工副产氢为主,远期以可再生能源电解为主

中国现有氢气97%来化石能源制氢,煤制氢是当前最为经济的制氢途经,可再生能源电解水解制氢是远期中要利用方向;化工副产制氢可满足短期市场启动需求。未来,可再生能源制氢会占到主流,2050年之后,70%氢气将来源于可再生能源。

▍储运以气态为主,液态尚无民用标准,固态少量示范

现阶段,我国储氢方式,35MPa气瓶(Ⅲ型)批量生产;液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已经在航天领域成功使用,有机液体储氢处于研发阶段;固体储氢,已在分布式发电中得到示范应用。

▍加氢设施薄弱,需尽快破除体质机制障碍

截止2018年底,我国在运加氢站23座,占全球6.23%,其中有些加氢站还不是很规范,只是市场使用在拉动,但不是最规范的,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广东和湖北四省,在建合计40座。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在加氢站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完整的规划,相对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

▍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在氢能的装备业,特别是燃料电池领域,我们在用的技术和国际上先进水平相比,无论是电堆,还是系统一些关键材料,我们国内水平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

▍以交通领域为突破口,兼顾能源、工业、建筑以及军用领域发展

交通不光是汽车领域,将来在轨道交通等等这些领域,氢能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总体目标

2050年占比10%,产值120000亿元。

晚间,氢能联盟CHA发布白皮书亮点内容:

白皮书亮点:

作为国内难得的氢能产业高质量研究成果,白皮书系统研究了氢能在我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中的定位,全面呈现了氢能及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了近中远期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的发展目标和行动倡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据白皮书研究,氢能是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有益组成。2050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达到10%,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中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届时,可实现减排约7亿吨二氧化碳/年,累计拉动33万亿元经济产值。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和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向。

白皮书主要呈现“12345”五大亮点。第一,国内第一次对氢能在能源体系中的定位进行系统研究。白皮书立足中国能源低碳化转型的发展目标,客观分析了我国发展氢能产业的条件和优势,明确了氢能是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的有益组成;

▲氢能在能源体系中的定位|图源:白皮书

第二,科学研判氢能供求两端发展趋势。在统计整理我国氢气产量和应用基础上,通过建模科学研判了氢能在交通、工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趋势和氢源保障;

▲ 氢能供给结构预测| 图源:白皮书

第三,提出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技术、政策三大路线图。结合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近中远期的总体目标、技术路线以及政策体系保障路线图;

▲ 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总体目标| 图源:白皮书

▲ 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路线| 图源:白皮书

▲ 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政策保障路线图| 图源:白皮书

第四,完整呈现氢能制取、储运、分发、应用四大领域发展情况。依托联盟产业资源,梳理了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主要环节的技术应用和经济水平,归纳了产业发展特点、瓶颈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 我国已建成加氢站布局| 图源:白皮书

第五,对标全球提出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五大发展倡议。建议从坚持战略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标准体系、探索试点示范、强化国际合作五个方面推动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 氢能行动纲领| 图源:白皮书

大咖谈氢

▍中国氢能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

白皮书立足我国能源转型的实际,融合国内外氢能发展的典型经验,系统研究了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将对我国推进氢能产业发展指导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也希望中国氢能联盟能继续切实担负起打造氢能产业国家级平台的责任,为国家积极建言,为世界清洁低碳能源系统构建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氢能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

在讲话中肯定了白皮书的发布是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并表示目前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已经完成从0到1的突破,衷心期望接下来可以通过中国氢能联盟的平台作用,在重点区域率先实现高效氢体系的建设。

▍山东省副省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

对白皮书在内的中国氢能联盟成立以来的成果做出了肯定,并且希望中国氢能联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持续做好产业研究,打造国家级氢能高端智库。山东省也将与中国氢能联盟一道,为能源创新和氢能发展,担负起更大的职责。

▍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米树华:

米树华表示,白皮书全面系统的阐述了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推进氢能产业发展、指导政策、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和预测。作为理事长单位,国家能源集团将一如既往地加大对中国氢能联盟的支持,努力将白皮书打造成中国氢能联盟的特色品牌。

▍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

白皮书的发布是我国氢能发展的重要的历史性时刻,对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潍柴已确立了到2030年新能源业务引领全球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将整合优质资源打造氢能发展“山东模式”。

中国氢能联盟成立于2018年2月,是在国家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能源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联合17家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冶金材料等行业的大型企业、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发起,并邀请政、产、学、研及金融界多家单位加入而成立的。

编制产业白皮书是中国氢能联盟成立以来开展的重点工作。自2018年7月15日启动以来,中国氢能联盟先后组织30多家成员单位,百余位行业专家,组成6个写作组,召开30余次专题研讨会,历时8个月,在今年6月顺利完成编制工作并通过评审。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的制定与发布,得到了各部委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这是中国发布的首个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也是国内第一个高质量的氢能全产业链研究成果。它深入研究了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定位、发展现状以及中长期路线图,并对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五大倡议。这必将对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氢能查看更多>氢能源查看更多>燃料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