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材料市场正文

磷酸锰锂(LMP)储能材料产业化前景探析

2017-03-07 08:49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作者:JFD关键词:磷酸锰锂储能电池储能应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编者按:储能电池要求安全性高、寿命长、价格低、能量转换效率高、易维护以及环境友好等诸多特点。当前已经开展商业化储能应用的二次电池主要有铅酸电池(包括铅碳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和高温钠电池(包括钠硫电池和ZEBRA电池)等。

对比这几种二次电池的优缺点,当前并不存在各项指标要求都能满足的“理想电池”。对于储能用锂离子电池而言,相对于层状正极材料和尖晶石正极材料,目前只有采用橄榄石结构正极材料有可能满足其大部分技术指标。因此笔者个人认为,磷酸盐正极材料应该是储能锂离子电池的首选。

目前有产业化前景的橄榄石结构正极材料主要是LFP,LMP和两者的固溶体LMFP。 在本文中,技术大牛将重点介绍磷酸锰锂(LMP)的产业化前景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很多人认为在众多橄榄石系正极材料中,除了LFP之外最有可能产业化的磷酸盐正极材料就属LMP了,但是笔者对LMP的产业化前景持保留意见。LMP的最大优点是其能量密度要高于LFP。虽然LMP理论储锂容量与LFP相同(171mAh/g),但LMP相对于Li+/Li的电极电势为4.1V高于LFP的3.4V,可以计算出LMP材料理论能量密度比LFP高出20%,在实际电池中大概有10-15%左右的能量密度提升。此外, 原材料和生产成本低也是人们常提及的LMP的优势之一。但笔者个人认为,由于LMP材料生产上的困难以及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附加成本,LMP的综合使用成本并不比LFP更具具优势。

就目前的产业化现状而言,LMP这个材料还面临以下几个难以克服的问题:

LMP的电化学活性比LFP更低,纯LMP在半电池中几乎测不出容量。LFP的电子电导本来就很低,但LMP的电子电导(~ 10-10S/cm)比LFP还要低一个数量级,这主要是因为LMP的电子传输势垒比LFP高约50%的原因。事实上,纯LMP其实就是个绝缘体。同样,LMP的锂离子扩散系数也比LFP要低。这两个因素导致其锂离子脱出速度极慢,而其电化学活性低的本质原因就是锂离子迁移速度慢。针对LMP电化学活性低的改性办法跟LFP几乎一样,也是

① 采用纳米合成技术制备LMP纳米颗粒,从而减小Li+扩散距离来改善倍率性能。实际使用的LMP的粒径要比LFP更小,一般一次颗粒小于50nm才具备一定的电化学活性。

② 控制产物的形貌,使其尽可能多地形成纳米片,增大比表面积。

③合成碳包覆的LMP复合物,从而提高其电子电导。由于LMP的电导更低,所以碳包覆量普遍要高于LFP,碳包覆在LMP的合成过程中还有降低纳米颗粒团聚的作用。

④ Mn位掺杂金属阳离子增强其电子电导和离子扩散系数,研究发现 Fe、Ni、Mg的掺杂有一定效果,实际应用较多的是Fe掺杂。目前市面上的几款LMP中试级产品都是综合采用上述几种改性方法,但是就实际使用效果而言,这些LMP产品的电化学性能相比一般质量的LFP都还有一定差距。

LMP的热稳定性不及LFP好。在200 oC 以上LMP会发生分解。虽然释放的热量比层状正极材料少,但由于释放出氧气因而存在着点燃电解液的可能性。因此笔者个人认为,相较于LFP,LMP电池的安全性将会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只是由于目前LMP还未产业化全电池测速数据非常有限,而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Mn的溶解问题。与尖晶石锰酸锂(LMO)相似,LMP也存在比较严重的Mn溶解问题,高温下Mn溶解更加严重。溶解在电解液中的Mn2+在石墨负极表面被还原成金属Mn而催化分解SEI膜破坏负极界面,导致电池容量衰减。跟LMO一样,LMP中也存在Mn3+的Jahn-Teller效应,但笔者不认为其对LMP的电化学性能有较大影响。

原标题:磷酸锰锂(LMP)储能材料产业化前景探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磷酸锰锂查看更多>储能电池查看更多>储能应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