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氢能网讯:7月21日,涉及车载储氢系统的两项国标修改后正式实施,均将原范围中的工作压力不超过35MPa修改为70MPa。
7月21日,2020年第17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发布,涉及两项氢能标准修改,《GB/T 26990-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 技术条件 》及《GB/T 29126-20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 试验方法》。两项标准修改内容均于2020年7月21日已开始实施。
具体修改内容如下:
GB/T626990-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 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一、将第1章范围中的“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压缩氢作为燃料,在环境温度15 ℃时,工作压力不超过 35MPa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修改为“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压缩气态氢作为燃料,在环境温度15℃时,车 载氢系统标称工作压力不超过70MPa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二、将4.26中的“管路保护垫应能抗震和消除热胀冷缩影响,管路弯曲时,其中心线曲率半径应不 小于管路外直径的5倍”修改为“管路保护垫应能抗震和消除热胀冷缩影响。管路弯曲时,应根据管路 弯曲变形等选用适当的中心线曲率半径,并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GB/T 29126-201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 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一、将第1章范围中的“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压缩氢作为燃料,环境温度15℃时,工作压力不超过35MPa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修改为“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压缩气态氢作为燃料,在环境温度15 ℃时, 车载氢系统标称工作压力不超过70MPa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二、将6.1.1.5中“对于弯曲管路,测量其中心线曲率半径”修改为“对于弯曲管路,应检查管路弯曲 变形是否有明显伤痕等”
关注氢能网微信公众号
氢能资讯手机看
氢是一种用途广泛、清洁、安全的能量载体,可以作为动力燃料或工业原料。氢能在能源转型中可以发挥实现大规模、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消纳;在不同行业和地区间进行能量分配;充当能源缓冲载体以提高能源系统的韧性;降低交通运输、工业用能、建筑采暖过程中的碳排放等作用。目前,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已经把氢能源的利用放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来对待。 欢迎和北极星氢能网团队一起,追寻氢能行业发展,关注能源变革未来。
投稿/商务合作:
岳女士 18910574558 QQ:1532379576
任女士 18713515424 QQ:2780464805
©1999-2021 北极星氢能网
京ICP证0801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458号
京ICP备09003304号-2
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