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氢能氢能交通氢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正文

上汽大通高辉强:未来将再推4到5款燃料电池汽车新品

2020-07-10 17:27来源:北极星氢能网关键词: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汽车长三角氢峰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未来我们会推出4-5款产品,应用的都是最先进的技术。我们总共累计投资超过了30个亿。”

——上汽大通燃料电池平台总经理 高辉强

7月10日,张家港万豪酒店隆重举办“全球汇氢英 港城创未来”2020长三角国际氢能产业人才峰会暨张家港氢谷人才计划发布会,北极星氢能网在现场带来图文直播。上汽大通燃料电池平台总经理高辉强在大会发表题为《上汽大通燃料电池实践及未来产品规划》的演讲,以下为发言实录。

11.jpg

上汽大通燃料电池平台总经理 高辉强

高辉强: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我来自上汽大通,主要今天非常有幸来到这么一个美丽的张家港,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整个上汽大通,包括我们整个上汽的商业车板块在我们燃料电池的一些经验和未来的一些想法。

我今天因为时间限制要求,讲的稍微快一点。

主要讲一下我们整个上汽集团,我们在燃料电池领域想做成什么样子?第二个议题就是我们已经做了什么?第三个是我们接下来马上要做成什么样子?第四个就是我们的一些想法和一些建议。

燃料电池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是专家,我今天这一页快一点,燃料电池相对于纯电动来讲,它有续航里程长,低温适应性好,载重比较高,这几个都是目前整个纯电动领域短期还没能克服的几个地方。相对于传统车来说,它具有零污染,它的效率更高。

这一页我们就不讲了,因为我们上汽集团最早提出新四化,其中电动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排在第一位的。

我们上汽集团在燃料电池领域深耕多年,从2001年搞凤凰一号开始,后来通过2010年的世博运用,我们在2017年推出了我们的FCV80商业化应用,这款产品相对来说是一个有标志的意义,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对这款产品有没有印象?今天我刚看到接送我们的短泊车就是FCV80,可能长的不大像,因为是一个黑色的产品。我们的大巴也做了一个,在上海的114路公交车,6辆车。

未来的产品,也是我等会要介绍的重点,我们接下来会推出4-5款产品,应用的都是我们最先进的技术,我们总共累计投资都超过了30个亿。

上汽集团在燃料电池始终秉承一个观点,就是自主研发,但我不是说全产业链的自主研发,我们只是因为燃料电池的产业链很长,从制氢、运氢、储氢到关键零部件,到整车,到运营端,各方面,它的产业链包括售后,残值利用非常长,我们只是目前在这一块领域上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核心技术掌握。

像技术方面,我们获得了2019年的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我们在专利、标准方面都不讲了,我们研发的一个体系,我们的研发体系是完全按照我们公司的开发流程,我们一个产品必须经过3年的开发才能够上市,我们不是简单的一个组装和拼凑,而且每代产品都有很多技术的迭代更新。

同时,我们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商用和乘用并举,因为我们一直始终坚持乘用车是用于技术突破,用于追赶日韩,商用车是主要用于商用车示范运营,由市场拉动技术革新。

目前我们的产品都是行驶里程单车都超过了5万公里,今天在现场推出那两辆黑色的燃料电池车,我们是2019年10月份投入运营的,现在里程都超过了3万公里,今天如果试驾过的同事和嘉宾们,都可以感受一下这个车的状态还是比较好的。

我们自主研发主要分为两个领域,第一个核心零部件,系统级,我们开发了三代产品和极其相关的三代系统,整车级,我们也做到了燃料电池系统的集成,动力系统的匹配,电控系统的匹配和热管理。这里重点讲一下,我们做到的整车零下30度的系统集成和功率的响应。

这是我们的一个战略,开发一代,研发一代和规划一代,我们的产品,今天用的产品是最左边的,我们接下来要推的产品是叫P390,我们目前已经马上在研发的是一个P400。

绿色覆盖物里面,就是我们的几款产品,我们会形成大巴、乘用车、轻客、中卡、重卡等领域的一个全覆盖,我们也率先进入到乘用车领域,等会我也会介绍我们乘用车领域做到了什么水平。

这几款产品给大家看一下,后面的几款产品应用的都是我们集团内部最新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同时我们也全部覆盖到了我们的五个车型里面。这五个车型里面我们始终坚持以“难”为突破点,我们这五款车型,都是以我们的这款车型作为核心的首发车型,也是我们认为最难的,也是在国内目前来说可能很少有能力能做得到的一个产品,我们把90%的时间和团队的资源都放在这款产品上,然后在商用车领域,包括大巴,包括我们的重卡、中卡都是采用小分队这种模式在开发,同步开发,每个产品只差1到两个月。

这样的好处是,我们保持了所有资源和所有策略,包括很多零部件的架构统一,分摊成本。第二个保证了开发进度,同时也降低了开发的进度风险。

简单讲一下我们的研发,这就是我们的研发,我们的研发就是完全做坏路高速实验,我们的实验要求,特别为了燃料电池的特性,加入了我们的一些即加即减工况和高速工况做一个加成。这是冬天,虽然今年疫情的影响,我们碰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做了很多冬天的验证,我们做到了零下30度无任何加热设备的启动和能量的吸收,同时可以动力非常不错的自由的驾驶。

这是我们的碰撞,我们的氢系统是放在了最中间,这也是跟我们的是一致的,我们那时候排除了百般的阻挠把氢瓶放在最中间,最安全的地方。我们只要碰撞就是BMS和EMS会把高压断掉。

这个车也做到了下面是我们另外一个应用场景,在抚顺的,做到零下20度。

这是我们大巴114路,这是我们未来要推的,我们的乘用车,我们的大巴,我们的重卡,我们的中卡,我们始终秉持把所有的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我们的产品上,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我们的产品上,包括我本人,因为很少参加这种大会,因为我一般都在家里面研发这个产品为主。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这款产品,这款产品应该是国内首款量产的燃料电池乘用车,燃料电池乘用车真的不是那么好做,确实有很多的难点,不管它的小型化、功率响应、客户的需求,真的是远超商用车的技术难度。这款产品身上有几个特点,我可以口头交流一下,因为没到发布时间。

第一个全国范围内销售,零下30度全部验证完成;

第二个它的高安全是放在了中部;

第三个它的静音做到了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在仓内容我们领导开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模式,做到了已经跟纯电动差不多的级别。

我们公告的续时里程是600,我们摸底下来是500,我们也摸底了上海,上海一般网约车司机最多最多400公里,我们还做到了冬天基本里程不衰减,这也是纯电动车很困惑的一点,就是在冬天北京的三环上不敢开空调,因为回不了家,我们用的是电堆的余热加热,所以冬天的里程基本不衰减。

包括它的使用成本是比较低的,相对的使用成本更接近,如果在40-45块钱的话,一公斤的氢气比油车还便宜。

我们的重卡已经研发样车出来。

今天在这里最后讲一下,就是我们虽然在产品端是优势,而且我们持续做我们优势的产业链,对于后续的产业链还是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去努力,翘动整个产业链。但是这里还是存在几个项目呼吁大家一起去进步才能够促进中国整个燃料电池产业能够真正进入商业化。

第一个法规,目前我们中国的法律法规是严重滞后于整个产品和商业化进度的。我们现在还要3年下来年检,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法规,燃料电池商业化无从谈起,我们现在氢系统的安装还要验证等等等等,包括我们刚刚有嘉宾提到的运氢环节,我们现在还不能进入到液氢运清和高压运氢,我们还是20兆帕的运氢,运氢成本占到整个氢价的三分之一,国外好几年前采用的设备我们还不行。

第二个技术研发端,可喜的变化是,目前整个补贴政策在这方面有一些专项的补助,市场应用端我相信基础建设应该有突飞猛进,我相信两到三年时间,基础建设应该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我们还是希望,特别是在法规领域,我们还是希望有一些突破,我们的法规滞后性还是很强的。因为我从2016年做FCV80开始,如果讲法规的苦恼我可以吐出10个以上。

还有一个事情,就是整个燃料电池,刚刚也强调了,因为燃料电池的产业链非常非常长,远长于纯电动,我们还是希望跟在座的各位一起强强联手,我们只做我们专业的那一部分,我们还是希望不管是政府的支持,还是在座各位媒体朋友,或者各个产业链的朋友,做好自己的一份,强强联手,共建一个朋友圈。

同时,因为由于我们相对来说进入这个产业做的比较早,比较成熟,我们会有一些我们的经验,包括我们的运营经验,我们同时也会运用到我们的商业化,包括我们下一代产品上去,我们希望在座的各位通过批量的运营,商业模式,能够进一步加快我们整个燃料电池商业化的进程。

好,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嘉宾审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料电池查看更多>氢燃料电池汽车查看更多>长三角氢峰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