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讯:一、研究背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介电材料可以存储电荷,并在施加和去除电场后释放电荷。基于电介质的静电电容因其它们固有的快速充放电速率及其高可靠性已成为现代电子产品和电力系统的关键组件。电容器通常相对于其他电容器具有较低的能量密度。降低成本和设备小型化的要求推动了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效且可靠,并具有强大的温度稳定性介电电容器的研发。
电容器储能的关键参数主要是放电能密度Ud和效率η。在放电过程中,介质电容器具有较大的极化变化和较大的击穿电场(Eb),以达到较高的放电速率和放电强度。这两个特点是通常具有负相关性,通常一些研究的焦点是在通过诱导弛豫行为来改善储能性能。材料设计的主要想法是通过化学掺杂或异质结构设计来改性铁电体成张弛振荡器,以利用其延迟偏振饱和度和相对较弱的滞后行为,但对于如何提高张弛振荡器本身的储能性能研究很少。
介电电容器是电子和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通过改变材料成分来优化电容器性能。有研究发现通过高能离子轰击对有效的薄膜电介质进行后处理,由于引入了特定类型的缺陷,最终提升了储能性能。由此可见,后处理对于改善电容器储能性能很关键。
二、研究成果
介电电容器可以超快的速度存储和释放电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和电力系统。在各种候选材料中,基于张弛铁电体的薄膜(一种具有纳米域的特殊铁电体)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高效率而受到特别关注。近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Lane W. Martin教授(通讯作者)等研究人员发现高能离子轰击可改善弛豫铁电薄膜的储能性能。离子轰击本征点产生的缺陷可减少泄漏,延迟低场极化饱和,增强高场极化率,提高击穿强度。储能密度高达每立方厘米133焦耳,效率超过75%。通过诸如离子轰击等后合成处理方法的缺陷可用于克服高极化率和击穿强度之间的权衡问题。
原标题:高能离子轰击,实现超高电容能量密度!
北极星储能网官方微信
7月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大峰谷电价实施力度,运用价格信号引导电力削峰填谷,利用峰谷电价差、辅助服务补偿等市场化机制,促进储能发展。该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储能峰谷价差套利模式获得官方认可。紧随其后,江苏、陕西也相继出台配套政策,
>>更多新闻排行榜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关于北极星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营销方案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 1999- 北极星电力网(Bjx.Com.Cn)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