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能源科技是当今科技创新最主要和最活跃的领域 之一。在油气、氢能、储能、核聚变能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颠覆性新技术,不论哪一种颠覆性技术出现, 都会极大地改变世界能源供需格局。
摘要:能源科技的发展将深刻地影响着未来能源格局,因此能源发展前景预测对国家政策制定和企业战略谋 划都意义重大。文章在对能源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能源转型多元化、低碳化、分散化、数 字化和全球化的“五化”特征,指出了 2016 年以来出现的中美经贸摩擦、低油价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 面的新变化特征,并就能源领域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低成本技术、信息技术和颠覆性技术 3 个方面的思 考,以期为我国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布局未来能源科技提供点滴参考。
现代社会,能源、粮食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 大必需品。能源关乎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息息相关[1](图 1)。
能源发展前景预测对国家政策制定和企业战略谋 划都意义重大。能源科技的发展将深刻地影响未来能 源格局,“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能 源”[2]。为此,各国十分重视能源科技的发展,并制 定能源战略计划,如美国的《全面能源战略》、欧盟 的《2050 能源技术路线图》、日本的《面向 2030 年能源环境创新战略》等。
我国《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 年)》提出,到2030年,建成与国情相适应的完善 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能源技术水平整体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以支撑我国能源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 发展,以及进入世界能源技术强国行列的奋斗目标。 该计划部署了 15 个重点领域,分别是:煤炭无害化 开采技术,非常规油气和深层、深海油气开发技术,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先进核能技术,乏燃料后处理与高放废物安全 处理处置技术,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大型风电技 术,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生物质、海洋、地热能利 用技术,高效燃气轮机技术,先进储能技术,现代电 网关键技术、能源互联网技术,以及节能与能效提升 技术,从而对我国能源技术体系未来发展做了全面论述。
中国工程院于2015 年启动了“我国能源技术革命体系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3],从核能、风能、太 阳能、储能、油气、煤炭、水能、生物质能、智能电 网与能源网融合等九大能源技术领域开展研究,制定 了前瞻性技术(2020 年)、创新性技术(2030 年)和 颠覆性技术(2050 年)三阶段发展的能源技术路线。
近年来,随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以及能源 科技进步,新能源成本快速降低,能源清洁低碳加速 转型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能源转型不仅伴随着产业 结构调整,同时也是能源科技进步的重要驱动力,科 技进步与能源转型相互促进,正在深刻改变能源发展的前景。
本文是笔者在近 2 年参加科学技术部、国家能源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四五”规划及面 向 2035 年的战略研究过程中,基于对当前能源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对能源领域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所做 的 3 个方面思考与判断,以期为我国积极应对能源转 型,布局未来能源科技提供点滴参考。
1 能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现状
2019 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达到了 138.62 亿吨油 当量;其中,石油 44.7 亿吨油当量,煤炭 38.3 亿吨 油当量,天然气 34.3 亿吨油当量,化石能源总的占比 为 84.62%[4],比 2010 年降低了 2 个百分点。同时,天 然气长足发展,2019 年消费量是 1965 年的 6.35 倍,占 比从 15% 增长到 24.7%。更加清洁的天然气替代了大 量石油和煤炭。
1.2 发展趋势
对于未来能源发展趋势,我们重点分析了 自 2016 年以来的“变”与“不变”,在“不变”中坚 守,在“变”中调整。
近 10 年来,全球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没有改变。
① 对于未来能源需求增长,世界上很多知名研究机构 都进行过预测(图 2):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将成为 满足未来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低碳化” 和“多元化”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与特征。随 着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及储能等新能源快 速发展,能源正从过去以煤炭、油气、电力集中式资 源供给,向集中式与“分散式”并重发展。
② 随着 各种信息化技术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数字 化”技术逐步打破了不同能源品种间的壁垒,也成为 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在能源界,“没有哪个国家能 够在能源问题上独善其身”“技术没有国界”已经成 为大家的共识。
③ 全球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与全球 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的成立是能源“国际化”的 一个重要标志。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 《第三次工业革命》[5]中,首先提出了能源互联网的 愿景,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5 年 9 月 26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的 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是对传统能源发展观的历 史超越和重大创新。能源科技国际合作越来越广泛, 强度越来越大,投资 100 亿美元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 堆合作项目(ITER),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低碳化、 多元化、分散化、数字化和全球化将是未来能源发展 的主要方向。
在充分认识这些“不变”特征的同时,识别变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是问题的关键。
① 自 2018 年以 来,美国把中国确定为竞争对手,特朗普政府挑起了中美经贸摩擦。继后,美国国内要求与中国科技脱钩 甚至是全面脱钩的呼声甚嚣尘上,这是包括能源科技 领域在内的中国科技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要去掉幻 想,早做准备,坚持以我为主和开放合作的方针,加 大自主研发力度。
② 新冠肺炎疫情和石油价格战的影响叠加,极大地打压了石油价格。2020 年 3—4 月国 际油价一路下跌,4 月 20 日,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中 间基原油(WTI)期货价格更是跌至 −37.3 美元/桶, 开历史先河!今后一个时期,油价低于 60 美元/桶是 大概率事件。
③ 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突飞猛进, 将深刻地影响未来能源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将改变能源格局与业态。颠覆性技术始终伴随着人类科技进 步史,具有不可预见属性。只有准确把握这些发展趋 势,才有可能对未来能源科技发展趋势做出较为准确 判断。
2 低成本技术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967 年,美国石油地质学家 Hubbert[6]建立了用于 预测油田累计产量和最终可采储量的“钟形”模型。 此后,石油峰值论一度盛行,石油资源稀缺性被过度 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取更多油气储量成为绝大 多数石油公司尤其是国际大石油公司的重要战略目标 之一,那是一个“资源为王”的时代。
美国“页岩革命”的成功,消除了人们对油气资 源稀缺性的担心。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评价 结果,全球石油和天然气技术可采资源总量分别多达 33 570 亿桶和 648 万亿立方米[7],油气资源不再稀缺。 此外,由于太阳能、风能的利用,能源变得可再生,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谁拥有技术,谁就拥有能源资 源,这是一个“技术为王”的时代。
在“技术为王”的时代,获取能源资源的成本或 效率是决定成败之关键所在,因此发展低成本技术是 未来重要趋势。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其成本的大幅降低。2018 年公用事业规模光伏发 电的加权平均平准化电力成本(LCOE)相较 2010 年 降低了 77%,陆上风电的降幅也有 35%[8]。美国能源信 息署预测,美国 2022 年后投产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 目的 LCOE 都将低于燃气发电[9]。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 发电大幅降低成本和快速发展的同时,分散式发电的 发展也在加速。据光伏协会公布的数据,2018 年中国 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 2 320 万千瓦,占比为 52.7%,第 一次超过了集中式光伏;2019 年这种势头继续维持, 而且小规模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占了将近一半。
低成本可再生能源技术是能源科技发展的重点领 域。太阳能和风能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的主体,而降低 成本、提高技术成熟度和构建合适的商业模式是可再 生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风能领域,未来技术发展 方向主要有大功率风电机组整机设计、风机运维与故 障诊断、大功率无线输电的高空风力发电技术等。在 太阳能领域,需要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薄膜电 池技术、太阳能制氢技术、可穿戴柔性轻便太阳电池 技术等[3]。
油气领域的低成本技术也是能源科技发展关注的 焦点。到 2050 年,油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仍 将保持在 50% 左右,这已成为业界共识。在近期储量 增长最快的深水油气领域,浮式天然气生产、处理、 液化、储存和卸载一体化平台(FLNG)及海底生产 设备的应用,再加上结构的不断优化,生产成本可降 至每桶 50 美元以下。页岩油气是今后增储上产的另一 重要领域,2012—2016 年美国页岩油开发的平衡油价 总体上降低了 50%,技术进步贡献了 1/3 的降幅[10]。
低成本油气技术发展方向很多。① 在地球物理勘 探方面,主要包括智能高效采集技术、基于深度学习 的地球物理资料自动处理和解释技术,以及物探全过 程智能管理技术等。② 在钻完井工程方面,主要包括 精确导向的智能自动钻完井技术、钻完井工程地质一 体化及井筒完整性技术、智能化压裂装备与技术,以及智能化机器人压裂施工技术等。③ 在油气田生产经 营方面,主要包括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新一代人 工智能油田技术、石油工业智能云网平台技术,以及 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
3 信息技术将重塑能源未来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 日新月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快速发 展。这些新兴科学技术为能源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机 遇,它们与能源行业的深度融合是获取低成本技术的 重要途径。低成本技术将改变世界能源的发展格局, 进而重塑未来的能源行业[11]。
能源行业是最早得益于数字化的行业。电厂、煤 矿和油气田很早就已开始应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来提 高自动化和管理的水平,现在更提出了数字电厂、数 字矿山、数字油田、数字炼厂等概念,这些极大地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当前及今后一个 时期,是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时代。智能电厂、矿 山、油田和炼厂,将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精简机构 和人员——工厂“无人化管理”是基本模式,这将极 大地改变行业生态。
信息技术正在从更广和更深的层次对能源体系进 行重构。从生产端到消费端,数字化将系统地改变 能源的整个产业链和生态体系,使整个产业链的每 个环节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极大地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华为、阿里巴巴、腾讯、谷歌、特斯拉等新兴 的技术公司都纷纷在能源领域开展业务——通过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整个系统的灵活性,从而 极大地提高能效,进而改变整个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和 商业模式[12]。
区块链技术将为能源行业注入新动力。区块链技 术在能源领域已经被愈加广泛地应用,在以原油为代 表的能源交易平台、可再生电力的点对点交易、电动 汽车充电、电网资产管理、绿证追踪管理甚至虚拟能源货币等领域都已崭露头角,这将会给能源领域带来 更深刻的变化。
数字化转型将重塑油气行业。新一代人工智能技 术在石油工业上游的全面集成创新应用,将产生新一 代人工智能油田技术,实现对油气行业传统流程的升 级优化和组织再造,大幅度降低油气行业成本,增强 企业竞争力和油气行业持续生存的能力。
4 颠覆性技术是未来能源最大变数
能源科技是当今科技创新最主要和最活跃的领域 之一。在油气、氢能、储能、核聚变能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颠覆性新技术,不论哪一种颠覆性技术出现, 都会极大地改变世界能源供需格局。
4.1 油气领域的颠覆性技术
水平井多段清水压裂技术将使页岩油气实现经济 有效的开采。这一颠覆性技术会极大地改变全球能源 格局。应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低成熟度页 岩油、稠油进行原位改质,这有可能是继“页岩革 命”之后的另一次革命。一旦这一颠覆性技术取得成 功,又一巨大油气资源将得以经济、有效的开发和利 用。纳米技术和新材料也有可能催生出颠覆性的油气 提高采收率技术,如地下纳米机器人驱油和地下油水 分离技术等。多用途激光工具与钻井技术结合,或许 可以颠覆传统的钻井方式,即由激光熔融替代机械破 岩,提高钻井效率。
4.2 氢能源技术
氢能源技术在能源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关键在 于低成本、高性能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和低成本、高效 率的工业化制氢技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已认识到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在能源转型中的重要性,很多国家 都高度重视氢能源产业的发展,把氢能源产业提升到 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制定氢能发展战略,并出台促 进其发展的扶持政策[13]。一旦借助石墨烯、纳米超材 料等新材料的电解制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氢燃料大规模甚至完全替代化石燃料将是有可能的。随着新材 料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和相关基础设 施的完善,以氢能为动力的汽车、火车和轮船等将替 代燃油机动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欧洲已经开展不 少天然气管道掺输氢气的试验项目,以期为氢产业大 规模发展做好准备[14]。
4.3 储能技术
储能技术被称为“能源革命的支撑技术”,在 很多方面都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① 对于电力系统而 言,储能可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削峰填谷、黑启 动、需求响应支撑等多种服务,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的 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② 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 面,储能可显著提高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消纳水平, 支撑分布式电力及微网。随着分布式光伏、小型生物 质能源、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燃料电池等分布式 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相关的储能、数字化等技 术的进展,分布式能源未来还将获得更加迅猛的发 展。
③ 在交通方面,储能将在能源互联互通、融合新 能源汽车在内的智慧交通网络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有 可能为能源行业带来颠覆性影响的是基于新材料的新 型电池储能技术,如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碳纳米材料 自储能器件、超导电磁储能技术等。如果低成本高效 率的储能技术出现并投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将极大 地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使新能源交通工具大规模 甚至完全替代燃油交通工具。
4.4 可控核聚变技术
核聚变能是人类理想中的终极能源,具有诸多 优势。可控核聚变的主流技术方案主要有 2 种,即 磁约束核聚变(MFC)和惯性约束核聚变(IFC)。 目前,世界上的核聚变相关研究计划比较多,如国 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美国国家点火装 置(NIF)、美国悬浮偶极子试验装置(LDX)、美 国 Z-IFE 装置、美国 Lawrenceville Plasma Physics 研 究项目、美国 FRX-L 研究项目、加拿大通用聚变、欧洲高功率激光能源研究(HiPER)计划和 德国 Wendelstein 7-X 等。中国于 2007 年正式加 入 ITER 计划,同时也在大力推动国内的核聚变科 学技术研究。我国已圆满完成了聚变工程实验堆 (CFETR)概念设计,目前正在开展工程设计。中 国环流器二号 A装置(HL-2A)和全超导托卡马克核 聚变实验装置(EAST)等大科学装置也先后建成, 多项物理实验研究成果居于世界前列。HL-2A 在国 内首次实现了偏滤器位形放电、高约束模式运行。 2017 年 7 月,EAST 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 5 000 万度等 离子体持续放电 101.2 秒的高约束运行,再次创造了 磁约束核聚变研究新的世界纪录[15]。
5 结论
随着减排和环境保护形势的日益严峻,在新能源和 智能化等技术进步和成本快速下降的推动下,全球能源 沿着多元化、低碳化、分散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方 向加速转型,正在进入一个能源转型发展的时代。同 时,中美经贸摩擦、沙俄油价战、新冠肺炎疫情等使能 源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新的能源技术和新的商业模 式将改变传统的能源供应模式,综合能源服务会逐步成 为主流。新能源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将满足未来大部分 新增的能源需求,能源体系也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低成本技术将成为未来能源科技发展的主流,人工智能 等信息技术将重塑能源未来。未来在油气、氢能、储 能、核聚变能等领域都有可能出现颠覆性新技术,从而 根本性地改变未来能源的图景。准确把握能源技术发展 趋势,对于指导科技创新的方向,以及国家制定能源政 策和企业战略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Tverberg G. Low Oil Prices: An Indication of Major Problems Ahead? [2018-11-28]. https://ourfiniteworld.com/2018/11/28/ low-oil-prices-an-indication-of-major-problems-ahead/.
2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 划(2016—2030年). [2016-06-01]. http://www.nea.gov. cn/2016-06/01/c_135404377.htm.
3 李立浧, 饶宏, 许爱东, 等. 我国能源技术革命体系战略研 究. 中国工程科学, 2018, 20(3): 1-8.
4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2019中石油经研院能源数据统 计. 北京: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2020.
5 Rifkin J.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6 Hubbert M K. Degree of advancement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APG Bulletin, 1967, 51(11): 2207-2227.
7 EIA. Technically Recoverable Shale Oil and Shale Gas Resources: An Assessment of 137 Shale Formations in 41 Countries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2013-06-13]. https:// www.eia.gov/analysis/studies/worldshalegas/archive/2013/pdf/ fullreport_2013.pdf.
8 IRENA.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Costs in 2018. Abu Dhabi: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2019.
9 EIA. 2020. Levelized Cost and Levelized Avoided Cost of New Generation Resources in the Annual Energy Outlook 2020. [2020-05-06]. https://www.eia.gov/outlooks/aeo/pdf/ electricity_generation.pdf.
10 Nysveen P M. Global oil market trend. [2016-09-28]. https:// www.eia.gov/finance/markets/reports_presentations/2016PerM agnusNysveen.pdf.
11 IEA. Digitalization and Energy. Paris: OECD/IEA, 2017.
12 杨雷. 能源的未来——数字化与金融重塑.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2020.
13 IEA. The Future of Hydrogen. Paris: OECD/IEA, 2019.
14 Alvera M. Generation H–Healing the Climate with Hydrogen. Milan: Mondadori, Italy, 2019.
15 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 “人造太阳”计划: 和平利用聚变能. 国际人才交流, 2019, (9): 8-10.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6日,由陕西化建承建的内蒙古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一期25万吨)气化装置首台转化炉在框架内安装就位,此次1#转化炉的成功吊装,为后续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次吊装的转化炉作为项目汽化装置的重要设备之一,单体重150余吨,安装标高27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0日,贵州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盛大举行。届时,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100辆氢能重卡以及4辆氢能公交车将集体亮相,并陆续投入运营。这些氢能交通工具所使用的氢气,主要源自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9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4月份各产品产销数据快报,快报显示,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新能源汽车4月份销量为8193辆,2025年累计33755辆,累计同比增长180.66%;4月份产量为9205辆,2025年累计36443辆,累计同比增长151.09%。详情请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8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发布绿电制绿氢规划设计软件开发技术服务采购公告,公告显示,质量上要求满足采购文件、技术规格书、国家、行业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详情如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8日,三峡集团云南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发布基于绿氢零碳生活圈研究及示范运用项目招标公告,公告显示,该项目位于云南丽江,以丽江金山绿氢零碳智慧工厂为基础,为拓展氢能应用场景为主要目的,通过开发基于绿氢的零碳生活圈,一是开发基于绿氢的零碳数字化智慧文旅小镇,打造“氢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8日,中国铁塔广西分公司发布2025年来宾市基站“氢光储”发电设备及服务采购项目比选公告,公告显示,本次拟采购2套甲醇氢能发电机设备(包括甲醇氢能发电机MPT-2S、磷酸铁锂电池组、储能电池机柜及光伏发电等设备)及针对发电设备为期5年的维保服务(包含安装,日常运行,巡检及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8日,吉林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发布吉林省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公示表(2025年4月),443人为4月份申请并审核符合享受职业技能提升补贴人员,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27名职工符合,职业工种为汽油煤油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共计获得45500元补贴金。详情如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6日,洮南东北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开展吉林省洮南市绿能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10万千瓦风电项目合资企业优选工作的公告,公告显示,洮南市已获取1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规模指标,经洮南市人民政府2025年第二次常务会议决策,将该项目建设指标分配给洮南东北能源投
当地时间5月7日至9日,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的新能源行业盛会——2025慕尼黑国际光伏展(IntersolarEurope)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下称“电站集团”)携太阳能、氢能、多元储能等全矩阵产品及一站式解决方案重磅亮相,与全球能源行业领袖共探清洁能源技术革新与零碳未来。可复制解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的“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中东推介会”在迪拜顺利召开。新能源领域重点企业布诺太阳能、阳光电源、国轩高科、中环新能源、昂科丰、协氢科技、蜂巢能源先后作专题推介。省商务厅,部分省内企业,36家国
电氢协同的价值是通过电能与氢能的深度耦合,构建电为主体、氢为纽带的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新能源消纳,支撑电力系统灵活性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对需要进一步深度脱碳的各用能体系的渗透。——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春雁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共同主办的“2025第
日前,南漳龙蟒磷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全产业链配套堆渣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信息显示,该项目总投资达110亿元,于2022年5月正式签约落地南漳县,项目分两期建设,涵盖硫磺制酸、湿法磷酸、磷石膏处理、合成氨等装置,一期和二期产能叠加后将实现年产磷酸铁20
近日,新能安亮相IntersolarEurope2025,正式发布革新性ONEN战略,并凭借智利储能项目入围TheSmarterEAwardOutstandingProject,向全球展示了“真安全、高价值”的硬核实力。ONEN战略发布:以“零”为基,向“无限”进发在5月7日的现场发布中,新能安首席技术官袁庆丰博士重磅阐释了ONEN战略的内涵:-Z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8日,中国铁塔广西分公司发布2025年来宾市基站“氢光储”发电设备及服务采购项目比选公告,公告显示,本次拟采购2套甲醇氢能发电机设备(包括甲醇氢能发电机MPT-2S、磷酸铁锂电池组、储能电池机柜及光伏发电等设备)及针对发电设备为期5年的维保服务(包含安装,日常运行,巡检及
5月8日,包头土右旗2025年重大项目清单公布。其中包括包头威俊500KV变电站150万千瓦900万千瓦时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项目项目位于土右旗,总投资85亿元,建设500KV新型储能变电站。
5月8日,县委副书记、县长马良佐深入董岭乡调研推进东乡县董岭乡150MW/600MWH独立储能一号电站项目建设。马良佐详细了解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情况,现场研究解决困难问题。他说,东乡县董岭乡150MW/600MWH独立储能一号电站项目是助推东乡县加快转型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民生工程,发改、自然资源、董岭乡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在慕尼黑Intersolar展会,日本综合电机制造商Nidec发布了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PCS以及一款大储系统。其中,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ACBOX系列有三款,分为2h系统,2.47MW/5.03MWh,采用315Ah电芯。4h系统,2.47MW/8.47MWh,采用530Ah电芯。8h系统,1.23MW/8.47MWh,采用530Ah电芯
近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承建的翼城飞轮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该项目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项目建设总规模为100兆瓦/50.43兆瓦时,包括建设一座飞轮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组合建设的独立混合调频储能电站,其中飞轮储能装机容量50兆瓦/0.43兆瓦时,电化学储能容量50兆瓦/50兆瓦时,配套建设1
政策引领、市场规范,助力新型电力系统与能源转型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康仕卿陆鹏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标志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步入崭新阶段,意义重大。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辅助服务的支撑。《规则》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中广核新能源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20MW160MWh储能项目PC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275万元,折合单价0.5172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能源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277.5918万元,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瑞士阿尔邦的一处户用储能系统发生了50升钒电解液泄漏事件,但未引发火灾。瑞士图尔高州警方通报,阿尔邦的一栋公寓楼开展了一场“火灾及化学品救援行动”,事件涉及钒液泄漏。当天上午7点30分刚过,因大楼地下室冒烟,警方接到报警。警方初步调查称,“约500升钒(电解液)
IntersolarEurope2025展会期间,思格新能源在慕尼黑BrainlabTower举办盛大发布会,展示其在人工智能、电力电子与能源数字化方面的最新成果。活动现场汇聚了全球500余位合作伙伴、媒体与行业专家,共同见证思格新品与未来战略的发布。思格新能源董事长、CEO许映童在发布会上致辞,回顾了公司快速成长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开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能源局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安徽省新型储能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优化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机制。持续优化电力中长期市场交易方式,支持新型储能等市场主体参与电力中长期市场,引导新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9日,河北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多元技术路线独立储能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综合考虑新能源消纳和电网调节需求,本次拟安排项目总规模不超过3.5GW,各市项目数量不超过5个。文件明确,申报单体项目容量一般为100MW,最大不超过200MW,其中采用“磷酸铁锂+X”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泰安市发展改革委多元化布局、一体化施策聚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市发展改革委聚力构建以抽水蓄能、盐穴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为主,制氢储能和储热储冷为辅的多元储能体系,在建在运储能装机超500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先后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产业集群、支柱型雁阵集群、十强产业
4月29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多元技术路线独立储能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冀发改能源[2025]526号)试点项目申报工作以科技赋能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组织遴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重力、钠离子、钒液流、氢储能、固态电池、深地空间等多元储能技术路线或在安全性、大容量、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浙江院以联合体形式中标化德县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浙江院负责项目中的氢储能设计工作。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规划建设一座总装机容量100兆瓦/400兆瓦时的新型集中式储能电站,采用“电化学储能+氢储能”双重储能方案。氢储能部分
近期,中国能建聚焦“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核心发展理念nbsp;国内市场开发火力全开连续中标、签约多个工程项目。1广东省面向多应用场景提升电网韧性综合储能示范项目中国能建广东院中标广东省面向多应用场景提升电网韧性的综合储能示范项目EPC总承包工程。该项目位于广州空港经济区南部白云片区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聚力攻坚氢能制储及应用专项课题拟立项名单的公示。原文如下:吉林省能源局关于2025年聚力攻坚氢能制储及应用专项课题拟立项名单的公示按照《吉林省聚力攻坚专项管理办法(试行)》(吉科发规划〔2024〕98号)和《2025年度吉林省聚力攻坚专项课
2025年一季度,中国储能行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该季度内储能领域共发生92起融资事件,单笔金额最高达14.2亿元,显示出资本对该领域的强劲信心。宁德时代、中金资本、长江资本等资本巨头持续加码,重点布局电池技术、氢能储能、智慧能源三大赛道,推动行业快
2025年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共同主办的“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盛大召开。本届大会以“共享绿色能源新机遇共创绿氢时代新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能源电力集团、氢能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及金融机构等多位代表参会,会议围绕氢能政策导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专家库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应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专业造诣较深,熟知其所在专业或者行业的国内外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15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新型储能规模不低于100万千瓦,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成效明显,新型储能年等效充放电循环达到300次,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到2030年新型储能规模不低于300万千瓦。文件提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