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氢能燃料电池评论正文

发改委能源所熊华文:科学认识氢能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2019-11-18 09:09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作者:周顾关键词:氢能氢能产业燃料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补政策何时出台,氢能能源身份何时明确,这些问题都备受业内人士关注。

(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燃料电池” ID:weixin-gg-fcev 作者:周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是综合研究中国能源问题的国家级研究机构,为中国政府部门制定能源发展战略、能源发展规划、能源法规和能源技术标准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会上,熊华文表示,业界一直在讨论,氢能要有战略定位,要明确氢能的产业属性,最近这方面还是有一些进展,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牵头制定氢能产业的发展规划,既然能源局参与,那么可以大概知道对氢能的定义大致还是从能源属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

后面即使把氢能作为能源管理,和危险化学品还是两回事,氢能的定位在顶层设计上基本还是明确的。既然有这个定位,中国氢能究竟如何发展?

熊华文表示:“当前中国氢能产业发展主要突破口和发展方向是燃料电池汽车和燃料电池,但在国家的能源战略里面,氢能产业绝对不仅仅是燃料电池系统和燃料电池汽车。国外大部分国家把氢能源战略还涉及交通、工业、工业原料、建筑、电力等多个方面。”

他建议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分三步走:近期可探索传统制氢的清洁化、低碳化,探索FCV推广模式和在应急保障电源领域的应用;中期目标是在工业领域推广氢冶炼、氢化工,交通领域推广氢燃料电池重卡、物流车等;远期目标是向氢能社会迈进。

目前,中国氢能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在于如何实现规模化和经济性,但尴尬之处在于,氢能各个环节不同程度存在矛盾:中下游的用量上不来,上游的成本降下不去。从基础设施和车来看,加氢站少,车卖不出去,而当前建加氢站成本很高,氢燃料电池车没普及,加氢车辆少,成本难回收。由此来看,氢能产业似乎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在熊华文看来,打破这一恶性循环首先要找到主要矛盾和突破口。当前主要矛盾在下游和基础设施。应该用下游推上游、基础设施推推汽车,市场运用推产业发展。

目前国家对氢能产业的补贴扶持是行业人士极为关注的一点。

熊华文表示:“我们现在不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终端产品的条件,目前产业链价值链还是集中在下游,上游在国外一些企业厂商手里,我们依靠大规模补贴不太现实。”

在熊华文看来,虽然大规模的红包补贴不太现实,但可以有其他的政策扶持手段,比如把现金红包转变为政策红包,或许补贴效果能更加明显。从以往补贴新能源行业和电动汽车行业得出的经验和教训是,不建议大规模补车,而要补基础设施和研发。

会上,熊华文还提醒,当前氢能产业风潮过热,但存在两方面风险问题:一是无序竞争,产能扩张现象突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70%左右的省、区都出台了相应氢能发展的办法、规划、意见等,各种产业园区层出不穷,各种合作战略协议多不胜举。业界都把“宝”压在中央财政依然大规模推广补贴的路径上,认为未来市场一定会在财政补贴刺激上进一步扩大。

二是安全问题。国外今年上半年以来出现爆炸事故很多,这应该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倘若中国在行业高歌猛进出一桩爆炸事故,这个爆炸会触动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敏感神经,对行业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氢能风口过热时,业内人士需认识到氢能产业发展是“马拉松”不是“百米赛”,不能一味求快,而要注重安全问题。

(本文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熊华文在11月13-15日举办的“千军之势挡不住,氢车已过万重山”为主题的2019高工氢电年会上的发言。)

原标题:发改委能源所熊华文:科学认识氢能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氢能查看更多>氢能产业查看更多>燃料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