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市场分布式能源评论正文

电网“削峰填谷”促安全的重要手段:电能替代推动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

2019-09-06 09:56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作者:程其麟关键词:新能源储能削峰填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摘要:电能替代是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的有力抓手。聚焦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的定位,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了城乡用电均等化、智能电网、电能替代、综合能源、国际业务、产业金融、人工智能应用、数字经济、四网融合、储能等十大发展新动能。电能替代是电网“削峰填谷”促安全的重要手段。电能替代技术的主要应用主体是能源的终端消费客户,其消费行为往往对市场化程度依赖很高,其消费的时段、多少等均受市场化的价格驱动。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ID:zgdlqygl 作者:程其麟)

当前正值国家供给侧改革和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历史性时期,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性时刻,电网企业也正在加快转型升级。为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挑战,南方电网公司提出要以制度、技术、管理创新为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向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转型。贵州遵义供电局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基层供电企业,一方面面临电量增长放缓,成本收益压缩,服务要求提升等一系列挑战;另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却还遥不可及。因此,基层供电局面临的不仅仅是机遇,也面临挑战。作为推动转型战略“十大新动能”之一的“电能替代”技术应用,不仅符合国家生态文明规划布局,也是企业提质增效、延伸和拓展产业价值链、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有效引擎,将会从理念、管理、行动上有效地推动基层供电局的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创造新价值。

基层供电企业转型发展破局的有效途径

作为破局的战略指引,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了向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转型的战略定位,为基层供电企业发展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地市级供电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供电网络延伸的优势,搭建能源产业价值链的发展平台,让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找到有效的载体和沃土,为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出新的解决路径。

基于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产业价值链理论,能源产业价值链涵盖了煤、水、机械、电气设备、电力交易、输电、运维等从原材料到各类消费的终端用户。

其中,“电”作为一种核心能源,已不仅仅只有产品属性,而更多地发挥着产业价值链中的网络链接及整合作用,随着用电网络的不断延伸,给通过电网连接的广大客户带来更多的应用共享,创造更大的价值,未来必将驱动能源产业的新一轮革命。

电网是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的主要媒介,电网企业依靠天然的电网链接优势成为整个产业价值链整合的主角,因此,新时代的电网企业不再只是能源的供应商,整合产业价值链前景可观,不仅能拓展电量空间,还能通过个性化的用电服务、节能咨询、运维检修、新能源服务等延伸平台,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些未来可期,也必将成为电网企业发展的重生点和新标签。

电能替代是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的有力抓手。聚焦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的定位,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了城乡用电均等化、智能电网、电能替代、综合能源、国际业务、产业金融、人工智能应用、数字经济、四网融合、储能等十大发展新动能。结合地市级供电企业实际,就政策支持、电量挖掘、延伸拓展、电网支持等条件综合来看,其中“电能替代”有更好的实施和推广基础,便于延伸整合,还能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公共安全、节能减排、能效提升等方面创造巨大价值,是促进能源产业价值整合的有力抓手。

电能替代技术是国家生态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的PM2.5排放源组成中,超一半以上是由石油和煤炭能源消费产生的,其中煤炭的直接燃烧和机动车尾气占比最大,直接造成大气污染。而“电能替代”即是通过电能来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柴等能源终端消费,减少环境污染,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应用技术,是国家生态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电能替代技术已在居民采暖、工业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供应及消费等众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并衍生发展出50多项具体替代应用技术,其应用前景和领域还在不断拓展。

电能替代是电网“削峰填谷”促安全的重要手段。电能替代技术的主要应用主体是能源的终端消费客户,其消费行为往往对市场化程度依赖很高,其消费的时段、多少等均受市场化的价格驱动,比如电动汽车充电站,必然会利用峰谷的电价差,在夜间等负荷低谷时段进行充电。其他工厂等也会受到价格驱动,主动参与到“削峰填谷”的负荷平衡中来,这将直接带来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直接促进电网企业的供售电量增长;二是大大提高了电厂及电网企业的资产利用率;三是有效降低电网的运行风险,促进电网安全。这些特性可以直接将电网安全与市场调控紧密的结合起来,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电能替代技术应用能拓展出电力市场的全新领域。随着工业4.0等高科技战略的快速推进,“电”的电流等参数能精准到毫秒级且易于控制的属性,也逐步得到各个领域的认可,这就意味着它可以在工业制造、能源汽车、轻工纺织等众多领域里实现深度应用,可从质量和能效上为各类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可以预见,以电能替代技术为媒介,可以链接众多领域和行业,并能从安全、生态、价值等各个方面最大限度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支撑区域发展,带动产业联动合作,拓展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全新的电力应用领域。

遵义地区电能替代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遵义系贵州省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地区,是联结四川、重庆的重要通道。区域内有全球著名的茅台白酒核心产区,有发达的公路、水道、航空及轨道交通。同时遵义也是贵州省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消费的主要区域,电能替代技术应用的潜力和空间巨大。

遵义电网全网统调装机容量7595.9兆瓦,现辖区内用电客户数294.6万户,2018年售电量达到222.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2%,截至2019年5月,售电量108.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92%。预计2019年全年售电量249亿千瓦时。根据目前的电网结构和变电容量正常运行方式测算,可支撑每年520亿千瓦时的供电规模,能为每年10%的电量增长提供可靠保障。

遵义地处贵州北部,下辖16个县市区,由14个分县局承担供电任务,2018年售电量222.47亿千瓦时,从用电结构来看,工业用户用电约占46.78%,一般工商业及居民生活类用电占45.97%,外送等占7.25%。近五年,售电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仅7.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遵义市产业发展规划来看,以白酒为主体的轻工业未来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化工、冶炼等大工业占比不高,保持平稳,以大数据、新能源为主的新兴产业未来会有一定发展空间。另外,旅游产业作为城市名片,将逐渐成为整合区域发展的重要纽带。

“十三五”以来,遵义供电局积极宣传引导开展电能替代项目实施,共实施各类电能替代项目236个,其中轨道交通项目1个,电磁厨房99个,电动汽11个,农业排灌52个,电制茶/电烤烟63个,热泵2个,电锅炉7个,年累计完成替代电量约1.18亿千瓦时。

“生态名片”是电能替代发展的最佳沃土。贵州省正在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而有着丰富生态旅游资源的遵义,区域内的轻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和装备制造占据主要组成,打造城市“生态名片”就是发展定位。因此,在绿色环保、低碳生态的发展背景下,电能替代必然是遵义能源消费发展的不二之选,也必将为多元化、多层次的电能替代技术应用推广提供最佳沃土。

电能替代技术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遵义的电能替代主要应用还集中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和“以电代气”三个方面,从电能替代在区域内发展应用的范围和推广程度来看,均处于初级阶段。特别在白酒酿造、电动汽车、轨道交通以及电力消费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空间,另外在空港陆电、工业制造等领域还是空白。

电能替代技术应用项目呼之欲出。就遵义地区而言,主要有轻工业、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生态农业、能源冶金等产业集群,其中旅游业和轻工业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轻工业中又以白酒产业份额最大,其次是旅游业和农业,这无形中就对遵义区域的环境保护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以电代油”和“以电代气”等电能替代技术应用项目便成了支撑环保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

细分来看,汽车是最大的用油集群,白酒产业也是较为集中的用气行业。作为解决手段,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和白酒产业的“以电代气”改造,就是现成的可实施项目,有较大空间和预期。另外遵义的新舟、茅台两座机场,以及到2020年计划投运的播州、赤水、道真三座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电气化铁路、高端装备制造等都是电能替代的发展空间。

目前遵义区域可实施电能替代的主要项目是“以电代气”白酒产业、“以电代油”的电动汽车及空港陆电项目。

白酒产业的“以电代气”项目

遵义仁怀的茅台区域是全国的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酿酒企业的蒸馏环节需要消耗能源,目前该区域内的1501家白酒企业,除了38家烧煤,2家用电外,其余均以天然气作为主要消耗能源。酒企耗能的基本设备是酒甑,系酿酒蒸馏用的设备,茅台区域所有白酒企业共有酒甑约5848个,按耗电量最低的一班制酿酒企业每个酒甑年生产用电量约18.48万千瓦时测算,每年电量规模可达10.8亿千瓦时。

电动汽车产业的“以电代油”项目

以旅游城市为定位的遵义,其充电桩和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迫切,依据《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建议稿),到2020年,遵义将达到15000辆电动汽车规模,按纯电动汽车测算,参照每辆车每100公里耗能16千瓦时,每年5000公里里程测算,预计到2020年,每年可消纳电量12亿千瓦时。

如果加上两个机场的空港陆电、热泵、家庭厨电等项目,遵义地区电能替代项目的电量规模可达25亿千瓦时,相当于贵州一个大型县级供电局的售电规模。

清洁、安全、便捷、易于调控等电能特有的优势,不仅符合国家生态发展要求,更是电网企业转型发展的有效突破口,实施电能替代,对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稳步推进电能替代,有利于构建新型电力消费市场,通过扩大电力消费,可提升我国电气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作为有着白酒产业集群和红色旅游定位的遵义,大力推广电能替代技术应用,重点聚焦白酒产业的“以电代气”和电动汽车推广的“以电代油”不仅符合其生态发展的定位,更是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力推广和实施正恰逢其时。

电能替代技术应用推广的策略思考

基层供电企业要有效推动电能替代等新技术的应用,必须在理念认识、管理制度、组织保障、激励机制、项目资源以及专业化人才等各方面全面支持,从电网规划建设到市场开拓、客户营销、增值服务等各个环节,必须上升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层面,才能真正落实向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转型的定位,也才能行之有效地推动电能替代取得突破发展。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可持续推动的工作体系。作为地市级供电企业,新能源的引导和发展虽然已纳入工作范畴,但由于未与市场真正的接触,存在三个方面的短板:一是没有专业的研究团队;二是市场分析能力欠缺;三是工作开展较为零散。这些不足,直接导致了相关工作与市场的脱离,工作成效无法保障。

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建章立制,量化任务

一是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将相应的新能源发展,特别是电能替代等新动能技术应用纳入年度计划和重点工作任务。二是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及目标计划,明确职能要求,细化工作任务。三是建立市场化的考核机制。

组建专业研究队伍,强化管理,开发市场

一是建立健全市、县供电局相应地专业团队,负责新技术及项目的研究和组织实施。二是开展专业化培训,统一理念认识,提升专业水平。三是有条件的话,可以组建独立的管理部门,负责新能源及电能替代等新动能项目的推动和实施。

研究政策规划,构建互联畅通的政企合作平台。从中央到省、市均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措施和文件,支持低碳环保、电能替代、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而以“绿色出行、生态旅游”为发展要求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发展以白酒行业“以电代气”的环保项目、空港陆电项目、充电桩和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等需求更为迫切,也需要通过电网企业整合以电为主的整个产业价值链,与各级政府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协作,一同和谐发展。

作为新技术新市场,研究政策是规划实施战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我们身为中央企业,与各级政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具有先天优势,可以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建立统一的联络沟通机制,积极参与到政府相关战略及政策的讨论和制定工作中。同时,利用好供配电的专业化优势,积极做好城市充电桩的规划布局,促进相关产业政策及补贴落地,有条件的可与政府共同组建平台公司,促进和推动地方的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有效推进汽车行业“以电代油”、白酒行业“以电代气”、空港陆电等电能替代项目的有序健康发展。

统筹电网规划,综合布点提高电网可供电能力。遵义地区目前已形成以500千伏和220千伏为主体的双日字型电磁骨干电网,无论从布点还是供电可靠均有较强的优势,但延伸到终端用户的配电网还有很多短板要补,诸如环网率、绝缘化率、智能开关装设等有时并不能满足一些用电客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因此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以可实施的电能替代项目为导向,做好可行性研究,有针对性地实施电网建设项目。二是以成集群的电能替代项目,比如仁怀白酒工业园区,优化布点县级乃至遵义主网的电源点及配套延伸项目,为中长期项目提前做好规划。三是广泛收集电能替代项目,充分论证,制定可综合开发和有序实施的短期至中期项目规划,提前抢占相关市场。

打造创新队伍,推动产业价值链整合不断突破。电能替代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前景广阔,将是未来供电企业的主要发展领域,专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培养是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可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专业管理队伍,主要负责政策的研究、规划计划的编制、项目的审批及实施的管理监督。二是建立横跨各相关专业的专家团队,可以结合具体实施的项目,建立专家库,通过具体项目实施,以项目锻炼队伍。三是注重县局及多元企业的专业化人才培养,通过市场化项目的实施培养人才,比如充电桩项目的布点、实施和运营。四是多组织开展电能替代相关的精益化项目,以培养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结合方面有拓展能力的个人和团队。

加速科技应用,全面助力地方营商环境打造。电能替代技术发展最大障碍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未通过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进行推广应用,致使海量的用电信息和用电数据没有开发应用。设想当一般的居民客户都能通过移动手机端实时获知自己的用电情况,特别是智能测算出最省钱的用电时段,提供最佳用电方案等服务时,电网才真正成为一个价值链整合的共享平台,为各类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届时规划用电、办理用电、个性化客户服务等也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的优化提供强力支撑。

以电能替代技术应用为媒介,围绕加速科技应用,有以下工作建议,一是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多渠道开展各类客户信息实名制认证工作,完善客户基本用电信息,这是电能替代项目发掘和实施的重要保障。二是加强智能电表和低压集抄“两个全覆盖”实施后的后续应用,从培训、运维和深度应用方面加强价值发掘,为电能替代项目实施提供信息化支持。三是通过电能替代技术应用的延伸和链接,组建专业团队和应用系统收集并应用相关联的大数据,重点开发面向客户端的各类有价值的应用。四是重点围绕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获得电力”指标,通过远程渠道、移动互联网应用终端的有效应用,解决在办理用电、客户服务、信息传递的低效难点问题,建立友好互动的客户沟通平台,提高客户信任度和忠诚度,为电能替代项目的拓展和实施提供竞争有利条件。

原标题:电能替代推动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削峰填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