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正文

德国储能监测报告:量化分析电动汽车及锂电池全球市场

2019-03-13 08:39来源:交能网作者:玮悦关键词:储能电动汽车储能锂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市场结构 

指标组成

市场结构类别分析了各个国家的自身背景框架,以及各自市场的结构特征。该类别包括八个指标,涵盖整个价值链中的市场稳定性和竞争力,以及行业的国家特征,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见下图)。

(来源:《2018储能监测报告》,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

总体结论

在2016年之前,日本仍然在市场结构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在2018年之后中国在市场总体环境上超越日本,其次是韩国和美国。而德国和法国则属于第三梯队。即使加权变化,整体情况通常也很稳健。由于韩国和美国相互之间较为接近,如果量化权重发生变化,排名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随着公司规模和价值链覆盖率的增加,韩国将最终将进入美国市场,而美国的商品生产和贸易及回收分数会更高。

就市场结构而言,中国目前在日本排名第一,领先于日本。由于高需求动态以及电池生产能力(工业体量)的巨大积累,新公司可以在价值链中立足。特别自2016年以来,与日本和韩国相比,许多小公司已经能够在中国的电池和电动汽车增长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国在市场结构方面的优势之一仍然是获取本国的原材料(生产)和整个价值链的覆盖范围。虽然在环境评估和治理方面仍有一些负面影响,但不会影响中国在这方面的地位。

日本现在仅落后于中国。一个重要的优势仍然是成熟市场,其特点是许多大公司覆盖价值链的所有领域。只有在原料生产和贸易领域,日本才显示出劣势。相较于其他国家,日本在专利申请方面和研究实力上仍然占据优势,并且拥有成熟的电池市场和在回收领域的良好表现。

在市场结构方面,韩国占据稳定的中流位置。与中国和日本相比,市场上活跃的公司数量明显减少。在组件方面,个别创新型小型公司正试图在市场上立足。韩国的定位非常好,尤其是其电池制造商。韩国的另一个优势是其本国价值链的覆盖范围。然而,由于缺乏原材料生产,韩国与德国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全球资源供应市场。

美国仅次于韩国,他们在回收领域拥有强大的专利数量。因此领先于德国和法国。

德国仍然处于市场机构治理的前沿,在整体竞争力方面落后于美国,在环境指标方面落后于法国。与亚洲国家相比,德国只能在很小程度上覆盖价值链中的电解材料领域。随着市场的蓬勃发展,建立市场结构的机会之窗将变得越来越窄。在原材料方面,德国和韩国严重依赖世界市场。

科研技术实力 

指标组成

研究和技术类别包括八个指标,涵盖政策目标和电池开发,公共研究资金,研发工作和强度,科学和技术成果的研发目标。

(来源:《2018储能监测报告》,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

总体结论

总体而言,在技术研究方面,由日本,中国和美国主导。其次是德国和韩国作为第二梯队,最后是法国。与2016年相比,各国之间的技术融合程度越来越高。

虽然日本对电动汽车和锂离子电池都有长期的政治承诺,但对于电池技术的支持(尤其是NEDO,即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的水平却逐年下降。虽然该机构继续展现出强大的研发力量,但面向应用的电池开发(专利申请)的势头却停滞不前。

中国在技术推进上展现了非常大的推动力,包括近年来井喷的大量高水平科学出版物和专利申请数量。因此在未来几年中,中国将逐渐赶上日本,获得研发领域的首席地位。

美国在推动破坏性创新(参见“柯达数字化启示录”在数字化浪潮中,能源企业能从柯达的经验里学到什么?)的电池技术方面具有特定的优势(即实现至少一种性能参数,如能量密度比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有显着改进的技术)。然而,在整体的研发环境上,美国仍然落后于中国与日本,但相较于欧洲仍然有较大优势。

工业环境

指标组成

该类别使用七个指标分析各国的工业环境:电池的生产和生产预测,覆盖锂离子电池自身使用的潜力,价值链的结构,自己国家的销售市场,世界市场份额以及在供应合同数量的基础上描述了各国的工业环境指标。

(来源:《2018储能监测报告》,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

总体结论

日本在2014年前在工业环境上占据主导地位,但目前已经被中国超越。在近几年的高增长预测(组件,电池生产,销售市场),现在已经转变为高的市场份额。中国引领几乎所有的指标,并且占据了巨大的主导优势。在未来,中国将继续扩大与日本,韩国的差距。到目前为止,美国,德国和法国已经完全落后亚洲地区国家。

由于2015年起采取的政策措施与激励,中国从2016年到2018年进一步扩大了对电动汽车的需求。由此产生的对国内生产的锂电池的巨大且快速增长的市场。在此期间,中国构建了完善的大批量生产能力,电池产能可达到年175万千瓦时(2017年)。尽管韩国和日本仍然是主要的电池制造商,但中国的产能在未来完全可以覆盖全国自己的需求,并且目前中国与国外OEM(代工生产)的供应合同已经确立,国内市场对相应部件的价值链在全球市场份额的增值会达到40%到70%之间。

日本目前位居第二,仅次于中国。优势仍然在于本国电池生产以及零部件,电池和汽车制造商之间广泛的供应关系。然而,对于其电池单元和组件世界范围的市场份额只有15%到30%。因此,日本在产业结构和出口导向上相较中国并不占优。

韩国目前排名第三,由于2017年其本土的销售额较低以及组件和单元的市场份额较小,所以落后于中国和日本。然而,韩国电池制造商LG,三星SDI和SKI将在未来几年继续扩大其在美国,中国和欧洲的生产能力。在该类别中,德国只能在OEM(代工生产)的供应合同中获得优势。

原标题:德国Fraunhofer储能监测报告:量化分析电动汽车及锂电池全球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电动汽车储能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