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材料负极材料市场正文

锂电储能市场蓄势待发 锂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高速增长

2019-02-27 15:22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关键词:负极材料储能市场锂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1年,我国软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为0.41万吨,方形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为0.95万吨,圆柱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为0.33万吨。2018年,我国软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为3.99万吨,方形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为6.92万吨,圆柱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为3.11万吨。

2011-2018年中国负极材料应用市场细分需求总规模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在汽车电动化趋势带动下,负极材料行业产能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度推动下,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供应能力、增加市场份额,负极厂商扩产步伐依旧坚定,除此之外,已有部分企业跨界进入负极材料领域。

随着国家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2014年销量7.48万辆,2015年销量33.11万辆,2016年销量50.70万辆,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6.7万辆和6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8%和59.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12.8万辆和1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5%和26.9%。2011-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如下图所示:

2011-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工信部牵头编制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到20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40.93%。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增长最快的领域。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巨大,目前已正式进入成长期。《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指出,到 2020-2025 年,我国要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实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发展模式调研及投资趋势分析研究报告》指出:从技术角度来看,未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将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已经从单一的人造石墨发展到了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人造石墨为主,软碳/硬碳、无定形碳、钛酸锂、硅碳合金等多种负极材料共存的局面。

几种锂电池负极材料性能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就目前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负极材料仍将以石墨类负极材料为主。一是因为新型负极材料的技术与应用还不成熟,还需要时间磨合与改进;二是石墨类负极的价格优势明显;三是石墨类负极材料与正极材料、电解液等其他锂电池材料相匹配的技术较为成熟。

不过,从长远来看,负极材料厂家在立足于石墨类负极材料的同时,需加大力度尽早开发出新型负极材料,抢占先机。因为石墨类负极材料的理论克容量为372mAh/g ,市面上性能较好的石墨负极材料已经能达到360 mAh/g,克容量逐渐趋于极限值,不能满足下游电芯日益增长的性能要求。目前业内关注比较多的新型负极材料有钛酸锂、硬碳、硅碳复合材料等。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动力电池的比能量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300Wh/公斤,系统比能量达260Wh/公斤;到2025年,单体比能量达500Wh/公斤。传统石墨很难达到这一要求,而硅碳复合材料的超高理论能量密度可以显著提升单体比容量,有望成为未来主流负极材料。

硅与碳的相似化学性质为其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不同的结合方式也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起着重大影响。硅碳复合材料主要分为三种结构:包覆型、嵌入性、掺杂型。包覆型的表面碳层主要为无定型碳,嵌入型碳基质主要为无定型碳、石墨和石墨烯等,目前掺杂型硅碳复合材料为研究热点。

国外企业已经实现硅碳负极材料量产,松下2013年量产的NCR18650C型号电池即采用硅碳负极材料;日本GS汤浅推出的硅基负极材料锂电池也已应用于三菱汽车;特斯拉推出的Model3成功应用硅碳负极材料,实现300Wh/kg比能量,更加明确了硅碳负极的未来地位。

我国硅碳材料发展较晚,工艺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成为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目前主流负极厂商已扩大硅碳负极投入,新进入者也开始布局硅碳负极,新增产能2017年底开始陆续投产。提前布局硅碳负极、拥有技术优势、更快实现产业化的企业,将有望改变负极产业的现有格局。

目前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众多,超过 50 家,其中公司和杉杉股份为第一梯队,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星城石墨、正拓能源、摩根海容等为第二梯队,相互之间差距不大;另外三菱化学等巨头也在国内设厂;其余多为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企业。未来几年,国内负极生产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第二梯队企业对第一梯度企业的追赶,以及第一梯度企业间的竞争,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而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锂电池在工业、国防、科技、生活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作为锂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锂电负极材料的市场需求不断提高。近年来,便携式电子消费品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动汽车产业在世界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将开始商业化推广,这都将促进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锂电负极材料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我国的锂、镍、锰、铁、磷等资源相对丰富,因此锂电负极材料中的多元材料、锰酸锂、磷酸亚铁锂的开发和应用在我国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而相关的冶炼行业在中国的发展也很迅速,这使得锂电负极材料的发展有着较完善的供应链的支撑,必将对我国锂电负极材料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由3G向4G甚至5G方向发展,要求在人口密集地域高密度建设大量小微型移动通信基站,寸土寸金的现实条件使得锂离子电池成为这类基站电源的不二之选。未来几年,锂离子电池在基站电源市场的应用会高速发展。同时,为了降低电动汽车的售价,日产、特斯拉、通用汽车、三菱汽车、戴姆勒-奔驰、比亚迪等知名车企已纷纷在尝试将车载电池扩产或二次利用,开发家庭储能市场,以降低车载电池价格,这已形成了一股潮流。在这两大细分市场的带动下,整个工业储能市场在2020年之前也会取得较大发展,2020年之后,随着电网储能商业化应用的逐步开展,工业&储能市场将会推动锂电池以及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需求高速增长。锂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原标题:锂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高速增长,2018年规模近80亿元,锂电储能市场蓄势待发,锂电负极材料前景广阔【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负极材料查看更多>储能市场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