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市场分布式能源市场正文

能源转型绿色发展 智能电网成可再生能源应用主要方向之一

2019-01-22 10:18来源:中国石油报作者:王馨悦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储能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球能源格局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能源转型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必然选择。面对低价化石能源、政策不确定风险加大、投资增长趋缓等严峻考验,如何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难题。

1月11日至1月13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第九次全体大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与会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政策,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向目标。

正如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副理事长周杰在《国际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报告》中所呼吁:“能源转型绿色发展势在必行,各国政府应对清洁能源与节能环保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绿色转型之核:技术创新

人类漫长的历史从学会使用火开始,经过石器、铁器时代,直到近代工业化革命,是技术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巴黎气候大会上,有196个缔约方做出了承诺,使全球气候治理开启了新的篇章,全球能源的发展进程、战略导向出现了深刻的转变。世界主要能源国家竞相制定发展计划,以期通过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发展。

2015年,欧盟公布了以可再生能源、智慧能源系统、能效和可持续交通为核心的《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2017年美国发布的《美国优先能源计划》强调了保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和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在新的《能源基本计划》中提出要推进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储能技术。我国在《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计划(2016-2030)》中对可再生能源、先进储能、智能电网等技术都制定了发展路线图。

降低可再生能源投资和运维成本成为创新重点。通过技术进步推动成本快速下降,是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与化石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整体经济性仍存在差距,因此需要更深入的研究高效、低成本、环境适应性强的先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机统一。

智能电网技术成为推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随着分布式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兴起,对配电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大力提高配电网的自愈能力,适应新型发电方式、负荷发展需求,满足用户的双向互动要求。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基本完成或即将完成智能电表的升级,发展中国家市场也逐渐兴起,为电力消费新模式、节能等智能用电提供了重要技术。

总之,突破并拥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是重中之重。无论是确定氢能或是地热能还是其它发展方向,都应当将目标聚焦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上,在技术上不受制于人。从基础研究发力,我国应激励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研发,引导人才投身到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中。掌握核心技术绝非朝夕之事,既要有巨大的勇气,也需要“十年磨一剑”的毅力。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体系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目标和方向,也符合世界能源发展的总体趋势。

专家预测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能源系统核心,终端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根本逆转,推动形成绿色现代经济体系。

我国的能源转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仍将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在能源领域的落地应用,以及在市场中的转化能力,为我国绿色转型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绿色转型之源:发展趋势推动

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有179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规划目标,57个国家提出100%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可再生能源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可再生能源属“朝阳产业”,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依然很低,发展还不充分。全球能源消费曾经有十年保持年均1.7%的增速,这一期间可再生能源同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在总量中的实际占比仅提高了3个百分点,能源低碳转型之路、可再生能源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40年全球GDP总值将增加一倍,能源需求增长1/3,人口总量将达到92亿。能源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发挥的基础作用将更加重要,发达国家能源需求总量逐步平稳,发展中国家将成为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随着全球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非可再生能源补贴普遍削减,行业发展速度放缓,并导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大幅度下降。2017年,美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增长仅1%,印度降低了20%,日本降低了16%,德国降低26%,而我国则保持了30%的增速,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为数不多的亮点。

众多国家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产业发展。但是各国资源禀赋、经济结构、政策体系、市场环境、行业发展千差万别,可再生能源应结合国情,以合理布局为前提,提升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用能成本。

开展能源合作有利于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安全稳定。可再生能源合作不仅包括技术合作,还包括资本、机制、标准等全方位合作。这些合作有利于产业链在全球的高效配置,降低成本,加快商业化进程,利于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建立绿色、低碳、高效的全球能源体系。

同时,可再生能源行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预计到2050年前将创造多达2800万个就业机会,将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德国等国家的绿色转型战略已逐渐成形,并在解决能源安全、打造绿色产业、拉动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作为绿色转型的后来者,需要审慎地认识与思考他国转型背后的经验与教训,把握节奏形成多种“能源组合”,平稳过渡绿色发展,并应稳妥推动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竞争,优化发展规模和结构,提升补贴资金使用效率,减轻公众的消费负担。

绿色转型之困:发展不平衡

绿色转型轨迹并非如出一辙,不同国家都依据本国自身情况调整能源结构的力度、方式都不相同。

美国是较早通过税收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法律、税收体系,贯穿研发、投资、生产和交易等各个环节。特别是美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税收抵免政策在推动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德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过程可称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政策发展的代表,开始是以固定电价和保障收购为核心,激发投资热情。从2017年开始,该国全面铺开以“市场电价+固定溢价补贴”为核心的竞争上网模式,要求新建可再生能源进入电力市场,与传统电源同台竞争,通过竞争决定市场价值之外的溢价补贴。

英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发展可分为“可再生能源配置额+绿证”和“差价合约”两个阶段。前者与美国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类似,满足条件的向监管机构申报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获得对应数量的绿证。低碳能源差价合约阶段则与德国的竞价政策类似。

日本政策借鉴了欧洲的发展模式,从固定电价转变为“市场电价+固定溢价补贴”的竞价模式,进而推动风电和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本大力推进“氢能社会”,希望加快实现氢能在电力、家庭、工业甚至全社会的广泛应用,进而保障能源供应体系安全。

当谈可再生能源时,我们很容易忽略,世界上仍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根本无法获得能源,能源供应不可靠或价格昂贵使数亿人用能可望而不可即,可再生能源发展在不同地区极不平衡。

欧洲大力推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展,可再生能源占其能源消费总量的15%,其中挪威等部分北欧国家已超过60%;中南美洲地区因其水力资源充沛,水电占其能源总消费的22.4%;亚洲地区可再生能源占比相对偏低,但增长速度全球领先;中东地区石油、天然气约占其能源消费量的98.2%,可再生能源忽略不计;非洲除南非和埃及等少数国家外,可再生能源开发尚属起步阶段。

可再生能源在不同用能行业发展情况也不平衡。例如,供热制冷、交通和电力三大领域中,供热制冷能耗最大,其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已达到27%,但主要以薪柴、秸秆等传统生物质为主,而现代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因区域资源禀赋、经济性等原因发展仍显滞后。

交通行业是全球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领域,但可再生能源占比仅3%,是全球可再生能源替代、节能减排的难点部门。

电力领域则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从现实角度出发,可再生能源发展要经历“喂养、断奶、自食其力”的过程后,才能逐步成长起来。享受国家政策扶持和特殊补贴,起初是必须和必要的,但是长此下去,就会因为无法独立存活而走向绝境。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因地制宜。


原标题:能源转型 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