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技术综合报道正文

中国正引领全球熔盐堆研发 技术可应用于高效储能

2019-01-07 08:37来源:科学网关键词:熔盐储能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建设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是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研发的关键环节,也是TMSR先导专项的核心目标之一。”2018年12月29日,在上海市核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报告会上,中科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院长徐洪杰在题为“钍基熔盐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表示,选址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已取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选址审查意见书》。目前正按计划开展实验堆建造许可证申请、实验堆工艺设备加工制造、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等。

目前,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该地的新园区已初具雏形。徐洪杰介绍说,在甘肃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建于地下,这相当于给它“套了个金钟罩”,目的也很明确——防患于未然。“专项实施后,我们在材料工艺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已达到国际水平。”他表示,“熔盐堆特需的关键材料和装备制备技术我们也已经全面掌握。”

我国正在引领全球熔盐堆研究,而这个2兆瓦钍基熔盐实验堆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唯一运行的实验堆。

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项目是以钍作为核燃料、以复合型氟化盐作为冷却剂的第四代反应堆核能系统,包括钍基核燃料、熔盐堆和核能综合利用三个子系统,拥有更高安全性、核废料少、防扩散性能和经济性更好等诸多优势。尤其是熔盐堆采用无水冷却技术,只需少量的水即可运行,适用于干旱地区。

据介绍,源于该系统的高温熔盐技术可应用于高效储能、制,进而与太阳能、风能相结合形成多能互补的低碳复合能源系统,解决我国西部地区弃风、弃光问题,是可以覆盖“一带一路”区域的清洁高效能源系统。

“在未来碳排放受限的环境中,核能是无可替代的。”徐洪杰介绍,“国际上,美国通过公私合营,全力推进熔盐堆研发;俄罗斯则依靠国立研究所开展熔盐堆研究。”

我国曾在1970年代选择钍基熔盐堆作为发展民用核能的起步点。1971年,上海“七二八工程”建成了零功率冷态熔盐堆并达到临界,但限于当时的科技、工业和经济水平,后转为建设轻水反应堆。

2011年,中科院启动了首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计划用 20年左右的时间,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钍基熔盐堆的应用,同时建立钍基熔盐堆产业链和相应的科技队伍。

徐洪杰介绍说,目前已建立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约700人)的TMSR研发科技团队,建成了覆盖TMSR各领域方向的基础研究实验室和研发试验平台构成的先进的TMSR低放非核(冷)实验基地,开展了以我为主、卓有成效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瞄准国际发展前沿、符合市场需求的独特的钍基熔盐堆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实现钍铀循环、堆本体工程设计、系列高温熔盐回路、安全与许可等原型系统和高温合金、高纯熔盐、腐蚀控制、核纯钍、高丰度锂7、氚处理、钍铀燃料盐干法分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在实验室规模全面掌握TMSR的科学与技术,为建设实验堆奠定了科技基础,并基本形成我国TMSR相关的产业链雏形。

据悉,在建的2兆瓦钍基熔盐实验堆的主容器、石墨堆芯、控制棒、熔盐泵、热交换器等关键设备已签订研制合同。“这意味着,实验堆及后续研究堆的研发,不会再受西方技术封锁的影响。计划到2020年建成。”

徐洪杰介绍说,到2025年,我国还将在甘肃建立世界首座小型模块化钍基熔盐研究堆,用于高功率、高辐照工况下钍基熔盐堆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的工程热验证。而在上海嘉定,用于模块化技术研究、热工水力实验研究、材料和设备试验验证、高温熔盐储能与制氢技术试验验证的小型模块化熔盐堆冷态(非核)研究设施也将拔地而起。“我们计划建设多个实验平台,为研究堆、示范堆及特种堆设计与建设奠定基础。”


原标题:中国正引领全球熔盐堆研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