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电动车企报道正文

多位专家解读 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战略

2018-12-27 12:42来源:中国科学报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8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经历了多年以来最大的变革。光伏方面,“5·31新政”令企业措手不及,有人早早选择转型,也有人选择继续坚持;电动汽车方面,高速补贴退坡、低速国家标准加紧制定,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难度大、地热能“十三五”目标完成进度缓慢。本报梳理一年来能源环境领域大事件,邀请专家解读产业发展新战略,以期看见市场回暖的曙光。

国补大幅退坡 新能源车竞争加剧

2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四部委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通知指出,根据动力电池技术进步情况,进一步提高纯电动乘用车、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专用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要求,鼓励高性能动力电池应用;根据成本变化等情况,调整优化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合理降低新能源客车和新能源专用车补贴标准。

点评

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

当前补贴连年下降,到2020年补贴将彻底取消。在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扩大对动力电池的高安全性、高一致性、高合格率和低制造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

从现在的行业格局可以推断,未来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将大部分产能集中于少数大企业,对于其他产能占比比较分散的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企业来说,市场竞争将更加残酷。加之目前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领域的外商投资条件已经放开,补贴完全取消以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外企业的全方位竞争,企业应该提前谋划布局。

电动汽车电池回收的艰难之路

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规定》指出,按照相关要求建立“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对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对各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责任情况实施监测。

点评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

动力蓄电池回收再利用包括梯次利用和资源回收两个环节。梯次利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现在动力电池厂家的产品规格五花八门,技术、性能指标和电池管理缺乏统一,梯次利用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还有很多。前期能够制造出标准化的产品,才是后期电池标准化回收利用的关键。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报废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分会秘书长张莹:

梯次利用方面,每个品牌的电池从生产时的状态到后期管理,再到回收时的剩余电量都不一样,回收利用的成本非常高。目前新能源电池梯次利用仍属于探索阶段,市场尚未成熟。

国家“863”计划项目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

动力蓄电池是否具有回收的价值,要通过提前对电池多级利用的效益进行评估来确定。在实际应用中,许多材料的回收价值比较低,特别是轻量化技术的应用,导致许多企业的电池箱材料采用非金属材质,其价值就更低。对于磷酸铁锂等电池,其正极材料回收价值不大,按照传统工艺回收将得不偿失。

中国光伏迎来成人礼

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5·31新政”),一石激起千层浪。

新政的核心本意,是引导中国光伏有序发展,从规模扩张走向质量进步。但是,如降低光伏补贴标准、暂不安排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分布式年内只安排10吉瓦规模等具体措施,则是实实在在地踩下“急刹车”。

儿童节前夕,中国光伏迎来了成人礼。

点评

东方日升点点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君:

“5·31”以后,整个光伏行业呈现出四个特点:去暴利化,挤泡沫;行业增长速度和装机速度放缓;行业洗牌开始,未来两三年内可能会有三五家企业垄断;光伏进入以技术、产品立身的时代。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

“5·31新政”标志着光伏行业的暴利时代结束。光伏企业应苦练内功,从拼规模、拼速度、拼价格转向拼质量、拼技术、拼效益,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发展,推进平价上网早日实现。

中国“人造太阳”首次达到1亿摄氏度

11月12日,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发布消息称,我国的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EAST,也称“人造太阳”)日前取得了重大突破,加热功率已实现10兆瓦以上,等离子体储能已经上升至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了1亿摄氏度,多项得到的实验参数已经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相关物理条件,朝着未来聚变堆实验的运行迈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同时也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理论基础。

点评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

从能源的需求来讲,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和常规清洁能源不同,聚变能具有资源无限、不污染环境、不产生高放射性核废料等优点,是人类未来能源的主导形式之一,核聚变研究是人类探寻未来高效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万宝年:

描述等离子体的参数很多,比如稳态运行时间、密度、电子温度、离子温度等等,都很重要,我们希望所有的参数同时提高。这次大家关注的“1亿摄氏度”是电子温度,实际上除了电子温度还要看离子温度。此次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主要归功于电子回旋与低杂波协同加热两项技术。

地热能“十三五” 纠结的下半程

2017年1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原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此时,距离“十三五”收官还有两年时间,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完成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截至目前,我国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为53.38兆瓦,年发电量约1.5亿千瓦时。未来我国地热发电的愿景是,2020、2030和2050年我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53万、200万和2000万千瓦。

点评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多吉:

政策激励措施力度不够明确、人才培养及创新开发平台缺失是当前存在的问题。应给予地热发电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同等的待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热能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曹耀峰:

目前地热发展正面临三大机遇:一是“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推进扩展了地热产业市场空间;二是“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地热产业带来重要历史机遇;三是“四深”战略将加速我国干热岩商业化开发进程。

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郑克棪:

中国地热发电应该借鉴土耳其经验:一是议会通过决议发展本国地热资源;二是地热立法,凡投资地热发电的均给予政策优惠。实现《规划》目标不光需要地热界和地热人的埋头努力,只有全社会提高认识,政府改进管理、克服阻力才能夺取更大的胜利。


原标题:春江水暖待何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