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政企将协力助推能源互联网商业化破冰

2018-11-20 09:33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分布式能源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由清华大学和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共同主办的“2018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大会以“推示范、求共赢、促发展”为主题,总结2018年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理性分析我国能源互联网行业的攻关重点和发力方向,为相关企事业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进程指引方向、确立目标。

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6年2月国家能源局就出台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紧接着又在2017年6月公布了首批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共55个。文件指出“首批示范项目原则上应于2017年8月底前开工,并于2018年底前建成”。截至目前,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介绍,截至2018年8月,首批能源互联网项目中,已经完工交付的示范项目有2个,正在施工的项目有36个,处于设计阶段的有12个,剩余的5个项目已经明确停止。处于设计阶段和停止阶段的17个示范项目,我们已向国家能源局建议实行除名。正在施工的示范项目很多都在加班加点进行,加上已完成项目,据非官方统计,预计年底具备验收条件的有10余个。其他项目可能在年底前无法完全完成,我们建议国家能源局能给出适当的验收标准和条件来推动这些中间状态下的示范项目顺利完成。

此外,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已逐步形成。目前已经立项了12个国标,其中2项国标已经公示了,其他的均在征求意见和编制初稿的过程中。其中《能源互联网 总则》《能源互联网 术语》均已公示,《能源互联网 能量路由器》已出台了征求意见稿,其他诸如主动配电网、微能源网、分布式能源储能、车网协同、能源交易、信息交换标准都已形成初稿。能源互联网国家标准的建立无疑在极大程度上调动了想要介入和投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积极性。

政企协力助推能源互联网商业化破冰

为了推动能源互联网理念尽快落地,政企共同发力促进能源互联网商业化推广。

从政策层面,依托国家科技重点项目助力能源互联网关键领域突破。国家“十三五”期间启动了19项相关的科技重点项目,国家工信部产业发展中心“智能电网与装备”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建明,详细阐述了8个与能源互联网相关国家科技重点专项的开展情况、推进过程中形成的关键技术以及示范工程取得的成果和产业化前景。值得一提的是,《城区用户与电网供需友好互动系统》《工业园区多元用户互动的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交直流混合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和工程示范研究》《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面向新型城镇的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等项目,分别从城区、工业园区、可再生能源技术、新城镇等角度针对各个难点一一击破,对能源互联网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企业层面,通过企业实践助力能源互联网项目商业化破冰。除了国网、南网、协鑫、天合光能等电力企业外,中石化、新奥、华为、格力、中车等都在进行积极探索,试图在能源互联网领域分一杯羹。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他们利用能源互联网发展契机,开发了云平台系统,并从中获益。天合能源物联网云平台总经理方斌详细介绍,天合紫竹科技园研发中心项目运用“运维云+光伏云”平台监控数据分析,通过向电网公司进行报装方式改变,实现每年节省电费13.44万元,通过增加工商业屋顶光伏减少需量申报额,实现每年节省电费20.16万元。通过“运维云+光伏云+储能云”配置100kW,300kWh调峰电池,双充双放,节省容量电费。

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亟待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推动。然而,传统电力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能源互联网发展的要求,需要新的电力系统与之相匹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科院名誉院长周孝信指出,传统电力系统制约了能源互联网这一新业态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传统电力系统不支持用户分布式电源的即插即用,无法实现用户与电网之间能源和信息的双向流动;二是传统电力系统不适应多种形式能源的协同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能力受限;三是传统电力系统的市场支持功能,不能适应分散化布局用户能源电力的市场化运作,为能源电力用户服务的能力受限。

研发新一代电力系统以适应能源互联网发展。周孝信指出,在智能的基础上与信息技术融合形成的能源互联网,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系统的调度控制、运行优化和市场化运作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功能,是新一代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为适应能源互联网发展,需要重点突破高效低成本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高效低成本长寿命储能技术、高可靠性低损耗电力电子和新型输电技术、新一代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安全高效低成本氢能生产储运和应用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等新一代电力系统关键技术。

原标题:能源互联网进展与技术发展趋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