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系统系统集成市场正文

大咖对话丨储能系统成本如何?储能技术将在哪些应用领域集中爆发?发展趋势怎样?

2018-09-19 12:21来源:电力头条APP关键词:储能技术储能系统ESC 2018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技术,也是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率,推动雾霾治理的有效手段。储能系统成本如何?储能技术将在哪些应用领域集中爆发?发展趋势怎样?五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储能大咖在2018第五届国际储能峰会上与现场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8年09月19-20日,2018第五届国际储能峰会在唐山南湖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峰会邀请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百余位海内外演讲嘉宾共商储能良机。北极星储能网将对大会进行全程直播,如需我们直播您的会议,请联系微信号:13693626116。

德国储能协会(BVES)执行总裁 Urban Windelen 先生,德国储能协会(BVES)董事会成员/全球储能联盟执行委员会成员/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Heiko M. Stutzinger 先生,中关村储能技术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 俞振华 先生,Enapter 首席技术官 Nikolay Krasko 先生,巴伐利亚应用能源研究中心储能部门主管 Andreas Hauer 博士,Fluence 集团战略及合作关系高级经理 Tae Yoo 先生参与了对话环节,为现场嘉宾作精彩解答。

以下为发言实录:

提问:储能整个的系统成本会是怎么样,另外就是现在我们的储能系统,尤其是电池为主的系统,它的回收该怎么做?

Tae Yoo:从价格的角度来讲,我想跟您分享一下在美国的情况,它取决于什么样的应用情况,还有这个区域,比如说一个小时的项目,差不多是400美金每千瓦时,对于四个小时时长差不多是1200美金/小时,对比一下热到气,在美国南部,比如说德克萨斯州差不多是600-700美金千瓦时,在纽约可能要到达一千美金千瓦时。

电池回收这方面也确实是从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也是非常关注的,我们现在也做出一些举动,我们计划尽可能的把这些电池回收进行降解,然后再重新进行循环使用,另外我们也在想有一些技术公司,他们也在去想他们这些废旧电池如果来进行更好的循环,所以现在正在非常认真的研究这个话题。

提问:我想问一下俞理事长,关于中国这一块在工商业这一块领域的应用,因为我们刚刚看到其实是在美国方面,他们很多都是在跟电网公司的一些合作我认为是比较多,或者是做一些中途,在中国这一块我们看到2018年电网公司刚刚开始做这一块,我认为可能像储能这一块,或者未来也会变成一个公共电网的设施投入和分布式,可能是工商业这方面错峰填补两个产业链的划分,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您认为中国的工商业有这么大的基础客户群在,我们的技术路线以什么样的成本和技术路线,你认为相对来说是现在看起来比较可行的。

俞振华:我先说中国一般工商业这一块,基本还是以峰谷差价为主,加上个别地区有蓄养电费,但不是为主,像江苏、广东还有北京、上海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在用户侧的储能设施参与到电网的服务,目前看有点远,现在目前的确有一些悖论,因为峰谷差价这一块实际上和电网做服务,运行时段也不能帮电网解决问题,而且是赚电网的钱。未来是要看电力市场的情况,因为基本上来说,我觉得一个参照值就是辅助服务交易什么时候开始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值,有这个之后能有额外的电力辅助服务收费,在用户这一块,电网侧和发电侧是不一样。

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什么?

提问:你认为大概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储能系统的价格区间可以实现项目的投资,投资可以赚钱。

俞振华:行业当时是电科院的白所五年前就提了一个目标,1500块钱每千瓦时,五千个循环,大家一般认为在国内现有的定价体系下是个拐点,这个是系统成本,不是电池成本,系统把安全,项目实施所有东西都加进去,目前看还是高于这个的,但比较近了,电芯8毛多,应该说非常近了,系统成本比较高一些。

Andreas Hauer:或许我可以稍微再补充一点在这方面,能源存储还可以提供非常高的能效,比如说我们在谈到工业流程这方面,比如说我们在德国我们有一个项目,他温度才三百度左右,我们存在高热度,可以每天运行8-9个小时,整个运行的能效是非常高的。

你可以再想想储能在这类的应用下,在能源效率的提高方面也是有很大的帮助,在很多工业流程,比如说在德国还有其他地方,比如说食品行业还有钢铁、水泥这些行业,他们有很多的浪费的能源都可以通过能储节约下来,更高的进行利用。

Urban Windelen:储热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但是关于制冷,有没有类似的技术呢?

Andreas Hauer:是的,我觉得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和德国相比特别大,中国气候的区域也不一样,有很多中国的区域也需要制冷。因为绝大时候制冷是用电的,我们可以通过冰蓄冷也好,或者说是一些变相的材料等等,其实有很多的技术都可以更好的提高关于制冷这方面能效的,我觉得我们首先就要解决很多其他的问题,但是不管是制冷还是供热这方面,它都是在储能方面,我觉得是有很多可以去做的地方,因为中国在这个方面的需求确实是很大的。

Urban Windelen: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俞先生,我们听到了电池系统的安全性,据我了解中国的LFP技术,对于锂电池的技术好像比LLMC的技术更受青睐,是因为IFP的技术更加安全呢?还是说有其他的优点,未来有没有其他的一些技术,在欧洲好多绝大部分的技术是LLMC的技术。

俞振华:国内对LFP的技术有非常强烈的一个选择意愿,认为是IFP比LLMC安全,因为电化学特性,的确三元,一个是熔点三元低,另外一个是很大的程度,有一个叫热失控的指标,IFP要好很多,这是电化学的本质提高了。但是并不是认为LFP比LLMC安全,目前看从电芯的水平上来说,因为动力电池发展非常快,都在上面用,电芯的可靠性,一致性做的非常好,特别在一线的电芯厂商。

目前我们看的一些事故,出现安全问题,更多是源于一些电芯外置的一些系统,LFP失控指标更短,所以难度要比LLMC更大,但是安全这个事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不是说电芯的问题。

Urban Windelen:您觉得到底LFP,LLMC哪一个更加安全呢?

Tae Yoo:实际上技术我并不是完全了解的,我们用的是LLMC的电池储能,但有一些化学的成分有的时候有一些制造商有他们的偏好,我们也做了很多研究去研究到底什么样的组合要选择,主要还是用的是LLMC,我们是非常关注安全性的,从AES和西门子和我们合作,安全性我们是零容忍的政策,我们也是非常幸运,也很成功,还没有遇到任何严重的问题,我们有几次比较险的情况都没有达到Johnson刚才提到的那种严重的情况,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电池本身的问题,而是其他组件有些潜在的问题。

Urban Windelen:我想问安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电池管理系统,一个非常好的电池管理系统才能够保证安全性。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注意到最近几年我们国内为了节能减排在推进一些蓝天工程,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也都在做煤改电或者煤改气的情况,很多地方在这种项目的操作当中采用固体储热的方式来做这个事情,所以很多地方我注意到了,有采用无机盐的,还有采用相面材料的,有不同的技术体制,目前是为节能减排这一块做大量的工作,所以我的问题就是说目前的固体储热的技术路线大概是什么样子和发展趋势。

第二,目前的建设模式,或者是商业模式,在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上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情况,所以在这里也想请各位专家帮着一块答疑一下,谢谢。

俞振华:我先说一下,煤改电,过去政策实际上没有给储能太多空间,在华北这一块用的是空气源热泵,当然热泵里有储能的介质,实际上就是水,因为热泵带动热水去供热。固体的储热装置,我们过去看的其实在其他一些领域,比如说像火电的一些灵活性,用这个蓄热是有的。

煤改电应该也有,但是基本上来说就是三个集中线,一个是传统的水,最传统的就是水,目前来看还是一个从经济性上,从可持续性上比较好。第二种是属于显热的这种材料,第三种是属于相面材料,相面材料的好处是占地节省,但是成本会比水和其他的固体的蓄热成本要高,后两种都是特定的场景下,比如说山林楼宇对建筑体积有要求,适合用相面材料做储能装置,固体材料也是一样,在特定的场合下,基本上我们看最多的还是用水。

Andreas Hauer:我想澄清一下,你讲的是固体加热还有敏感性的蓄热,一定是很高温度的时候才会使用,比如说在空气的储能,比如说在600度的储热等等。另外一个方面,在比较低的温度,刚才Johnson也提到了可以用固态蓄热,用建筑物本身的材料来进行蓄热,也可以用水泵在墙里面进行加热,其实也是一种固体的加热,如果是比较高端的可以用变相的材料,它是在高温和低温的情况下,储热都是非常好的。

Urban Windelen:西门子德国的母公司他们也在做这方面蓄热的项目,你是不是了解他们的项目。

Tae Yoo:我并不知道,我之前听说过他们有一些储热是非常大的领域,我觉得西门子在这方面是非常活跃的,也积极的探索。电池,事实上是另外一个行业,所以我们是完全不同的行道。

Urban Windelen:下一个问题。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Nikolay Krasko,氢气的能源,氢能源,你们的软件还有你们氢气的电解器还有IT的系统,你如何来确保你系统的安全性呢?

Nikolay Krasko:非常好的一个问题,关于氢气我们知道它是一个特殊的科学,所有的气体都是一个科学,以及危险的程度,如果我们来检查这个LPG,氢气里面的LPG是更安全的,因为是很轻的,而且是很快就可以来蒸发出去,如果说我们建立了这个系统不会出现危险的情况。LPG质量更重,可能会在环境当中很容易爆炸,这个是关于氢气。

第二个是关于我们的系统,我们的系统,我们整个堆栈不光只是一个堆栈,整个单位的电解器,这个系统有所有安全的设施,我们不光是依赖软件控制安全性,软件只是防范危险情况的发生。比如说像阀门等等都是机械的,每一个单位里,每个单元里,系统的每一项设计都会考虑到这个安全的问题,会防止爆炸的发生,这是我们关于安全方面的系统设计的理念。

Urban Windelen:下一个问题。

提问:各位专家好,我想问一个问题,我理解储能,因为大多在电网侧或者公共设施这一块,有没有针对行业,比如说IDC这一块有没有具体的应用。而且从应用的角度上,我们从经济性或者可落地性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电池技术,还是说成本占到一个很关键的位置。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问题,我想问一下针对IDC行业,我们知道有大量的电池应用于UPC系统,我们这个储能系统能不能够和UPC系统有一个比较好一点系统的结合,比如说从电池上,或者说是从系统上面,谢谢。这个各位专家都可以根据各自的领域解惑一下。

Tae Yoo:我来回答第一个部分,在Flunece公司,我们是这样来考虑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要增加它的规模,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Flunece,不光是要提供电网的规模,而且在产业化和商业化的程度上也要提升,我们也是在加拿大做了一些工作,我们叫做全球充电调整的项目,很多工业公司都在寻求解决他们需求,通过储能来解决自己充电需求的问题,这个项目现在是非常有效的,还有巨大的价值可以来调整这个需求,而且很多情况下是配合发电,有的在电力行业,很多时候峰值的需求得到满足就需要储能的补充。从居民的角度来讲,居民的应用储能很大一部分来自居民这方面的需求。

俞振华:我理解的话就是想了解储能在IDC这一块的应用,因为UPC还有IDC这一块应该是两个不同角度,因为从储能本身的特性来说,传统的IDC的UPC用的都是电池,不要求循环寿命,只是一个电源。现在新的电池,不管是用铅酸还是锂电,提供不间断电源UPC的时候做能源管理,从技术上没有问题。主要核心的挑战是在IDC机房本身,因为有不同等级安全要求,像北京就要求非常高,怎么样更换电池的情况下保证电池不会成为一个系统的故障点,从系统的安全性这一块要去解决,现在有些新项目,包括什么电信、移动,包括跟南都有些新项目,就是你说的IDC机房,对储能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具体应用还是要下一些功夫去解决。

Tae Yoo:我想再补充讲一下,我们的技术方面也是注意到,在美国一个大的保险公司最近和一个太阳能公司签了一个合约,把风能、太阳能还有储能结合起来提供备用的电源和支持很多医院的发电,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工业和商业公司,现在真的是能够积极的参与起来,甚至有一些销售型的公司,他们都会有一些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这是非常好的,我们也觉得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Urban Windelen:下一个,同时也是最后一个问题。

提问:各位嘉宾好,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说现在储能可能在系统成本上还没有降到足够的商业,完全商业就可以实现经济性了,现在我们国内也出了,从前年开始出了很多政策,其中有一条比较缺失的就是对这个储能的补贴政策一直没有出来,刚才有一个专家讲到这一点。

各位专家,国家或者电网有没有这方面的补贴政策,一度电或者一瓦时投资补贴多少,这样的话能够让储能项目达到商业的可运行性,有没有这方面的政策或者是Flunece做的这个项目,我投资就可以实现,不需要你的补贴,还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

Urban Windelen: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正好可以结束我们的问答环节,怎么样实现商业的可行性,是需要多少的补贴,这个问题非常好。

俞振华:国内还是看具体应用,因为具体应用,成本比较敏感的应用是在用电侧,因为靠峰谷差价套利,所以算的这种经济模型收益并不是特别好,一般来说至少8毛钱的峰谷价差项目可以做,但是到9毛到一块,项目才真正有一些,对投资商才是有吸引力,所以说各地的补贴应该多少,实际上跟当地的政策是相关的,如果当地的定价低于8毛,如果没补贴这个项目就没有,大家不会有动力要去做,所以要推动项目必须有补贴。

如果已经到1块钱了,这个补贴没有的话项目依然会有,当然这也是在用电侧,发电侧和电网侧,但是不是期待补贴,发电侧还是期待一些市场机制,就是补偿机制,付费补偿,定价多少,服务的定价多少,电网侧这一块计算又不一样,电网侧是计算没有储能的情况下做其他的方式,输电和配电需要做多少,是不同的角度,可能对安全性不太一样,但的确我们现在看国内在用电端这一块,如果要进一步部署的确需要有个地方的补贴,和地方有关系。

Tae Yoo:答案是是的,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下美国的情况,现在在美国没有补贴,还是比较经济的,有一些投资如果是和太阳能位置一样,比如说在西南部,美国的西南部会有相应减免税的政策,而且它的电价基本上就是在11美分左右,是可行的。而且我也是读到了一个报告,讲了一下西南部的美国,像亚历山大州,他们事实上储能的成本和火电,成本反而是更低的,我觉得中国也是可以往这个方向去发展的。

Nikolay Krasko:我并不知道具体的数据,最昂贵的就是劳动力,因为劳动的系统都是手工制造的,我们现在要开始所有的生产,可能会减少人工的成分,这样的话就可以降低这个系统的投入。

Andreas Hauer:最重要的商业可行性方面就是有一些激励的政策,总的来讲从技术也好,我觉得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整个讨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到储能和应用结合在一起,比如说我们都有储能,比如说像我们桌子上也好,哪哪也好都有储能,是非常贵的,可能你手机里储能的成本都是非常高的,但是因为你喜欢它,所以你根本就没有注意到。

所以说我们要去看一下这个储能给真正的应用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只要有好处肯定它觉得商业上就是可行的,你需要去想一些特别的点子,比如说你想降低到250美金以下,但是这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特点,我们必须要有特别精准的讨论,可能会有很多的可能性,比如说在谈到储能,不仅仅是储电,你所有的储能有一个系统,每年都有很多周期,或者每个月,每天都有很多的周期,它也是非常昂贵的,如果是说周期少的话,肯定成本会低。

如果说你能够加一些更加先进的优点,比如说像智能手机之类的。

(发言为电力头条App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技术查看更多>储能系统查看更多>ESC 201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