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电池市场正文

锂电池研究中的循环伏安实验测量和分析方法

2018-05-29 13:53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作者:聂凯会 等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电化学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研究背景

循环伏安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在电化学领域尤其是锂电池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于电极反应可逆性、电极反应机理及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循环伏安的基本原理、测试方法以及常用仪器,并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了循环伏安在锂电池电极材料反应机理、电极过程动力学以及电解液电化学稳定性方面的应用研究。

重点内容导读

1 循环伏安法概述

2 实验原理

2.1 线性扫描伏安法

2.2 循环伏安法

2.2.1 可逆体系(能斯特体系)

2.2.2 非可逆体系

2.2.3 准可逆体系

图1 (a)典型Nernst反应的LSV曲线[1];(b)典型Nernst反应的CV曲线:LiFePO4薄膜电极作为工作电极,Pt惰性电极作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1 mol/L LiNO3电解液体系测得的CV曲线;(c)准可逆电化学反应的CV曲线示例:玻璃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Pt作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测得的1.0 mol/L FeCl3低共熔溶剂溶液中Fe(II)/Fe(III)氧化还原电对的CV曲线;(d)典型的不可逆体系:MnO2电极材料作为工作电极,辅助电极与参比电极均采用金属锂,测得的1mol/L LiClO4溶液体系中Li/MnO2一次电池的CV曲线

3 实验测试方法

3.1 电极体系选择

3.1.1 两电极体系

3.1.2 三电极体系

图2 实验室常用各种三电极电池示意图(a)扣式三电极电池(沈阳科晶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3ESTC15扣式电池三电极测试装置);(b)玻璃三电极电解池;(c)自制软包三电极电池内部组成示意图及电池图片

3.2 三电极电池的组装

3.2.1 扣式三电极电池的组装

图3 科晶3ESTC15扣式三电极电池组装过程(以上图片来源于沈阳科晶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3.2.2 玻璃三电极电池的组装

3.2.3 软包三电极电池的组装

图4 玻璃三电极电池组装过程流程图

3.3 CV测试电化学工作站的选择

表1 常见的用于CV测试的电化学工作站的特点及功能

3.4 CV测试流程

图5 上海辰华CHI660E的CV操作流程(a)仪器连接方式;(b)仪器功能的选择;(c)循环伏安实验参数的设定

4 数据及案例分析

4.1 循环伏安得到的重要参数

CV测试得到的数据可直接通过Origin等专业软件进行作图分析。对CV曲线进行分析可至少得到关于锂电池体系的以下重要信息:① 电化学反应机理及可逆性;② 电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电位及平衡电位;③ 极化分析;④ 表观扩散系数;⑤ 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电子数;⑥ 电解液电化学稳定性。

4.2 循环伏安在锂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4.2.1 反应机理及可逆性研究

(1)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图6 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氧化物负极在不同扫速以及不同周次下典型的CV曲线;(a, b)In2O3;(c, d)Sb2O3;(e, f)SnO;(g)SnO负极放电至0 V后中心区域的HRTEM图像,其中白色箭头附近的区域为弥散的纳米Li-Sn颗粒

(2)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图7 典型的锂-硫电池的(a)CV曲线和(b)充放电曲线[18];(c)包覆不同含量聚噻吩后的锂-硫电池CV曲线,包覆量S-PTh A < S-PTh B < S-PTh C;(d)不同扫速以及不同周次下放入S-PTh B硫正极的CV曲线

图8 不同元素掺杂的NCA材料与原始NCA材料的CV曲线对比(a)NCA;(b)Mn掺杂NCA;(c)Ti掺杂NCA;(d)不同NCA材料第10周的CV曲线

4.2.2 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

图9 (a)LiFePO4材料在不同扫速下的CV曲线;(b)峰值电流Ip随扫速平方根的关系;(c~e)CV曲线随极片负载量、温度、电解液组成的变化;(f)不同电解液组成体系的容量-电压曲线

表2 利用CV测得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锂离子扩散系数

4.2.3 电解液电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1)电解液电化学窗口的研究

图10 1.0 mol/L LiPF6不同溶剂组成的电解液在0.1 mV/s扫速下的半电池LSV曲线,半电池的工作电极分别采用(a, b)Pt;(c, d)Al;(e, f) Super P-PVDF;(g, h)LiCr0.05Ni0.45Mn1.5O4-Super P-PVDF

图11 PC: DMC(1∶1体积比)电解液体系中,添加不同锂盐后1.0~5.0 V电压范围内的CV曲线

(2)电解液腐蚀集流体的研究

图12 CV曲线,使用1mol/L LiFSI in EC:DMC:EMC(5:2:3)电解液,铝箔作为工作电极,金属锂作为参比电极和对电极:(a)含有Cl-的电解液;(b)Cl-含量低于1 ppm的电解液;(c)潮湿空气环境中和(d)手套箱惰性气氛中测得的结果;(e)Cl-含量低于1 ppm,水分含量为37.7 ppm的电解液;(f)加入10% BS的电解液

图13 添加不同含量LiBOB的1 mol/L LiTFSI in EC-EMC(4∶6质量分数)电解液以及1 mol/L LiPF6电解液体系在2~6V(vs. Li+/Li)电位范围内的CV测试结果

5 总结

在锂离子电池的研发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不同的表征测试方法来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新材料和新电池体系各方面的性能。循环伏安作为一种重要便捷的电化学表征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锂电池体系中的电极过程动力学以及电解液的电化学稳定性,得到以下重要信息:电极材料电化学反应机理及可逆性、电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电位及平衡电位、极化情况、表观扩散系数、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电子数、电解液的电化学窗口以及腐蚀性等。以上信息的获得对于理解锂电池体系中的电化学反应机理、设计新材料以及新电池体系具有指导性作用。这就需要对循环伏安进行标准规范地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以获得客观真实的实验数据和有价值的分析结果。本文提出的一些具体的测试和数据分析建议是基于文献报道和实际工作获得的经验,未经过广泛的讨论和全面的论证。在此总结的目的,是希望并欢迎行业内专家批评指正,以共同提高我国锂电池循环伏安方法的实验测量和数据分析的可靠性,提高新材料和新电池体系研发的效率,共同推进我国锂电池及其他新型电池产业的发展。

引用本文

聂凯会, 耿振, 王其钰, 岳金明, 禹习谦, 李泓. 锂电池研究中的循环伏安实验测量和分析方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8, 7(3): 539-553.

原标题:锂电池研究中的循环伏安实验测量和分析方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离子电池查看更多>电解液查看更多>电化学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