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首部储能产业政策不做技术路线选择 电池企业仍有“机”可图

2017-10-13 14:11来源:电池中国网关键词:储能系统储能电池动力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储能指导意见》”),储能业界翘首以盼的首部储能产业政策终于出台,这对于已具备初步产业化能力的储能产业来说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这部政策对与电化学储能密切相关的电池产业会有多大影响?又能满足电池企业多少期待?

《储能指导意见》包含了发展储能产业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具体则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等。笔者梳理后发现,与电池企业密切相关的部分还真不少,这也是电池企业的机会。

鼓励在用户侧建设分布式储能系统

文件指出,要研究制定用户侧接入储能的准入政策和技术标准,引导和规范用户侧分布式电储能系统建设运行,完善用户侧储能系统支持政策。文件还强调,要支持微电网和离网地区配置储能,鼓励开发经济适用的储能系统解决或优化无电人口供电方式。

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增加必然拉动电化学储能电池的需求。从全球看,各个应用领域中,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领域新增投运规模的同比增速最大,为698%;在中国,分布式发电及并网领域的新增投运规模的同比增速最大,为727%。从电池的技术路线看,在我国分布式发电及微网领域中,铅蓄电池的装机比重最大,为62%,加之国家鼓励开发经济适用的储能系统解决无电人口的供电方式,铅蓄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有不小空间。

攻关核心储能技术和材料

加强基础、共性技术攻关,围绕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总体目标,开展储能原理和关键材料、单元、模块、系统和回收技术研究,重点包括化学储电的各种新材料制备技术等。

文件强调要加强电化学储能电池材料和技术的攻关,其目标与动力电池的要求基本一致,但侧重点不同,从文件的文字顺序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微妙变化——储能电池各项指标的侧重顺序为:成本、寿命、安全、能量密度。当然,安全并非不重要,笔者理解为电池在储能中应用比用作动力电池安全风险要稍小,储能对电池成本和寿命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需要研发新的电池材料,储能电池拼的是材料和技术。

重点推广的储能电池和产品

文件指出,要试验示范、推广一批具有产业化潜力的储能技术、装备和产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开发分别适用于长时间大容量、短时间大容量、分布式以及高功率等模式应用的储能技术装备。

文件提出重点内容包括100MW级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100MW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高性能铅炭电容电池储能系统等。

完善储能产品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

文件还强调,要建立与国际接轨、涵盖储能各应用环节的标准体系,完善储能产品性能、安全性等检测认证标准,建立国家级储能检测认证机构。

储能领域电池标准在不断完善。前不久,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国际标准IEC62619:2017《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锂蓄电池和锂蓄电池组工业用锂蓄电池和锂蓄电池组的安全性要求》正式发布,此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批准发布了GB/T34131-2017《电化学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该标准将于2018年2月1日起实施。其实,UL、ASTM等国际标准机构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并努力推动中国电池标准与国际电池标准对接。

推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

《储能指导意见》指出,要拓展电动汽车等分散电池资源的储能化应用。积极开展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业务,探索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通讯基站电池、不间断电源(UPS)等分散电池资源的能源互联网管控和储能化应用。完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监管,开展对淘汰动力电池进行储能梯次利用研究。

我国动力电池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仅2017年就出台了电池规格尺寸、编码制度和拆解规范等相关国家标准,为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包括用于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有人认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是伪命题,主要理由是不安全、不经济,随着编码制度的实施以及检测等技术的进步,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储能指导意见》重在“引导”不做技术路线选择

这几年,我国储能发展迅速。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电力储能装机总规模约24.3GW,占电力总装机的1.5%,其中电化学储能243.0MW。2016年以来,我国化学储能项目进入加速建设阶段,年增长率超过70%。

储能有成绩当然也有不足,比如,我国储能产业政策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仅有个别储能技术标准,尚未形成产业标准化体系,这不仅制约了储能产业规范化和规模化生产,也降低了市场用户应用储能技术的积极性。

《储能指导意见》是我国颁布的首部全国性储能产业政策,在储能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表明国家对储能发展的积极态度。国家制定该文件的目的就是推动能源转型和能源的市场化,该文件搭建了储能发展的政策框架,财税优惠政策、补偿机制等细节还需进一步制定。

需要强调的是,《储能指导意见》是一个方向性政策文件,重在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设计一个公平的竞争机制,以引导储能产业发展,但并不做储能的技术路线选择。对电池企业来说,电化学储能的发展本身就意味着机遇,也是“希望”的代名词。

原标题:首部储能产业政策不做技术路线选择 电池企业仍有“机”可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系统查看更多>储能电池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