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正文

上下游两头挤压 18650电池企业降成本靠什么?

2017-03-06 14:51来源:高工锂电网关键词:动力电池三元18650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降成本”已成为2017年电池企业的一个重要关键词。

从上游供给侧来看,自年初以来,包括钴酸锂、铜箔、电解液、铝塑膜、包装材料、硅胶等锂电池原材料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尤其是三元材料,受高钴价抬升,出现每周必涨的局面。目前,主流材料商三元材料报价已达到20万元/吨,相比年前上涨39.86%。

从下游需求端来看,补贴新政直接挂钩能量密度、补贴退坡等政策调整也直接导致整车厂强势要求电池企业降价。整车厂与电池企业陷入议价的僵持战。据了解,目前双方预期价格相差幅度达到15%-20%。

面临供应商与客户的两头挤压,三元18650电池企业感受尤为明显。电池企业到底如何降成本?日前在高工锂电2017年春茗会上,东莞振华新能源总经理李树军提出,对中小企业而言,2017年应该回归到产品,聚焦于技术升级和内部优化。

高工锂电网从比克、远东福斯特、创明、振华等多家18650主流电池企业中了解到,加强与上下游供应链的合作已成为锂电行业的大势所在;从技术研发着手,提升产线合格率是多家企业共同选择的降成本之法;在市场及产品策略上,这些电池企业都选择同时抓好3C数码和动力电池两大市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瞄准客户。在动力市场波动之下,巩固传统数码业务成为不少电池企业化解压力的一大选择。

供应链协作抵抗原材料波动

材料大频率浮动前提下,上下游企业抱团取暖成为当下锂电行业的一种趋势。

由于国内主流材料商缺货严重,三元材料价格浮动呈现一天一变频率,甚至出现“有价无市”局面,三元材料市场报价已达到20万元/吨。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主流材料企业内部人士表示,此次三元材料涨价潮近两个月内不会有所缓解,甚至将延续至今年6月份。

因此,近期内不少电池企业高管都往返奔波于各大材料企业,忙着与供应商议价。如何通过供应链的合作保证材料处于合理的市场价格?这就需要供应商与电池企业不断地进行商议、磨合。

远东福斯特采购部内部人士表示,公司会加强与上游供应商的紧密捆绑,采取大批量采购方式,以相对优惠的竞争价格购入材料,保障货源供应。创明电池总经理程天召对此表示赞同,并补充道,公司还是会坚持原有的材料体系路线,已经与国内各材料体系中的多家主流企业建立长期友好合作。

对材料供应商来说,尽管目前其与电池企业议价时享有更多主动权,但上游矿产资源价格的异常波动,也给自身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说到底,电池企业与材料供应商处于“唇亡齿寒”的关系。从长远来看,整个锂电行业必然走向集中化,上游供应商加强与大客户、主流客户的绑定程度,才有长足的发展潜力;而电池企业也非常乐于与上游协作,降低材料开发成本,这将成为双赢的局面。

而从整个行业来讲,不理性的价格波动并不利于整个锂电产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提升中国锂电产业的竞争力和集中度,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高度配合。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也认为,电池企业要在市场发展中和供应商以及客户建立深度的战略绑定关系,同时,还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的整合来进行供应链的防御,规避市场供给波动带来的风险。

主流选择:加强内部管控

加强供应链协作的同时,18650电池企业也都在加大内部管控,这也是成本短期内无法向下传导的情况下,最为有效的降成本方式。方式主要有两种:修炼内功——研发应用新材料,开发新产品;升级“招式”——提升产线合格率。

远东福斯特、创明、振华等多家电池企业透露,研发应用新材料,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是电池企业必须长期修炼的内功。只是受补贴新政挂钩能量密度影响,公司都在积极研发应用高镍三元材料的电池。但目前,国内真正应用NCA材料的电池还未真正量产。电池企业正面临一场艰苦的技术和速度竞逐战。

相比之下,提升产线合格率倒更具时间优势。高工锂电网了解到,目前三元18650电芯的产线合格率在90%左右,PACK产线合格率降低至60%-70%。可见,提升PACK产线合格率空间仍旧很大。对国内电池企业来说,提升产线合格率的痛点就在于提高电池系统的一致性。

仅从设备来看,惠龙自动化、昂华自动化、博西德等国内多家设备企业都已针对电池一致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如博西德提出要在AGV、ROBOT、输送带模组、机架模组、机壳模组电池生产过程中,固定不需要变动的线体,应用可以兼容各电芯厂商尺寸规格的客制化载具,同时上线MES系统,追溯每颗电芯的实时数据、状态,高效分选不合格电芯,提高PACK生产效率和合格率。

从电池企业来看,提升产线合格率涉及生产工艺、设备、管理制度及水平等等一系列过程。通过工艺调整、人员合理安排及协作等方式真正发挥出产能才能保证电池企业顺利度过这一段艰苦时期。

产品策略:市场定位鲜明

在市场波动时,及时调整产品策略,通过多元化方式规避潜在的运营风险也是18650电池企业寻求的出路之一。高工锂电网发现,18650电池企业数码和动力“两手抓”效应将显现。数码市场所带来的盈利收入将帮助企业消化一部分在动力市场所面临的成本压力。

以远东福斯特来例,公司今年计划根据政策调整,将动力与数码业务占比调整为7:3。该公司销售总监谭浩海介绍,在数码领域,公司将减少低容量电池产能,集中于高容量电池生产,同时受钴酸锂涨价影响,售价会比此前提高5%-10%;在动力电池领域,下游客户将瞄准2-4人座微型乘用车及物流车应用终端,并与多家整车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预计一季度出货电池组近6000余套。

而创明抓住的则是自身在海外的传统业务,移动电源继续以出口为主,相对而言,国外客户资金回笼快,承担的资金压力较小;并且计划在今年通过让价等方式提升移动电源市场占比;在产品开发上,创明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家批量生产3350mAH18650电芯的企业。

“目前创明正与10余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保持紧密的互动和合作,除已进入新一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康迪以外,还有近10款车型正在申请推荐目录,其中不乏国内知名的乘用车和物流车企业。”程天召介绍,乘用车市场是自己比较看好的市场,以康迪为代表的客户也是创明今年在乘用车市场主攻的车企。

原标题:上下游两头挤压 18650电池企业降成本靠什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三元查看更多>18650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