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访谈正文

李立理:破解“充电难”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根本

2015-12-22 09:59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朱怡关键词:充电桩充电设施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继《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实施之后,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以下简称《指南》),明确到2020年,将建成集中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充电桩480万个,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一系列政策上扬,无疑都预示着,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以及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驶入快车道。

利好政策将对市场有何影响?如何解决个人车主“充电难”问题?又该怎样确保《意见》和《指南》的落地?参与文件起草工作的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主任工程师李立理博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并对上述问题做出解析。

记者:《意见》和《指南》这两个文件是什么关系?

李立理:《指导意见》和《发展指南》这两份文件实际上都是由国家能源局牵头组织,同步编制完成的。《指南》总体上是贯彻落实《意见》的一个更细化的配套文件。与《意见》重在指导具体工作开展有所区别,《指南》侧重于对未来的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提供指导,预测了我国未来各类电动汽车发展趋势,不仅提出了我国“十三五”阶段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总体目标,还提出了分区域以及分场所的建设目标,对于各地编制专项规划具有较强指导意义。

记者:在您看来,此次发布的《意见》和《指南》有哪些亮点?

李立理:《意见》和《指南》作为国家首次出台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我觉得它们最大的贡献就是系统回答了充电基础设施“是什么”、“怎么建”以及“行业如何培育及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根本性问题。

在“是什么”问题上。一是明确了充电基础设施作为一类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总体定位;二是明确了充电基础设施的体系层次。

在“怎么建”问题上。一是充分体现了分类推进的理念,对不同类型充电设施以及充电服务平台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设要求;二是提出了到2020年国家层面的引导性目标,体现了区域梯次发展的理念,在场所引导方面,强调因地制宜,协同推进。

在“行业如何培育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首先解决了监管体系的问题,在中央层面,明确了国家能源局的行业监管主体地位,在地方层面,强调建立由发展改革(能源)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系统推进机制。其次,解决了行业核心生产要素的供应与配置问题,明确了电力供应、建设场所与用地保障、资本与技术等核心要素高效配置所需的配套政策措施与要求。最后,解决了行业如何实现盈利这一发挥市场作用的核心问题。

记者:我国老百姓车位普遍紧张,请问政策对解决个人车主“充电难”问题是怎么考虑的?

李立理:解决个人车主“充电难”问题是保障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本轮政策制定的一个重要出发点。首先,通过加强规划指导,明确各类新建建筑配建充电设施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未来“增量部分”的充电问题。其次,提出了加强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协调,简化建设审批、鼓励物业和充电服务企业进小区等措施,以解决目前反映比较突出的已建小区等“存量部分”的充电问题。最后,还要求同步推动单位内部充电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公共充电设施与城际快充网络建设,通过建设单位以及公共充电设施来解决个人车主的“充电难”问题。

另外,文件还从配套电力设施建设改造方面为个人车主建设充电设施提供了有利条件,要求电网企业为个人车主的充电设施接网提供便利条件,明确充电基础设施产权分界点至电网的配套接网工程,由电网企业负责建设和运行维护,不得收取接网费用。

原标题:破解“充电难”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根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